把握大陸通台高鐵之良機
中共鐵道部總規劃師鄭健日前重申,鐵道部已把連結大陸和台灣的兩條高鐵列入規劃研究的議程中。他強調,連台高鐵的技術和資金都不是問題,要走高架或隧道都可以。消息傳來,相信不少人都會以質疑眼光來看待此事,因為幾百年來,橫越台灣海峽不僅代表政治之意象;更是生死一線間之分野。如今竟可透過現代科技連接,其歷史意義何止於交通問題之解決而已,對金門來說,對長期以來受台金交通困窘,尤其是霧鎖金門機場時之天地不應時,若能透過高鐵,使金門能順利連接台灣、大陸,則其歷史意義何止於始皇建長城之意義。
其實早在今年三月大陸兩會期間,就曾爆出「大陸高鐵將從昆明一路修到台灣」的驚人消息。鐵道部官員還曾為此出面澄清,修建到台灣的高鐵,確實在規劃當中,但那是中長期規劃,當前仍處於「前期研究」階段。基於政治等多重考量,台灣對大陸這項規劃興建跨海高鐵的訊息沒有回應。但是就在年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上,鄭健接受台灣記者訪問時表示,在鐵道部規劃的研究構思中,初步構想是拉出南北兩條的高鐵軸線,分別從平潭島和廈門兩地,延伸到台灣的北部和南部,顯示這項規劃不但沒有中止,會議現場,鐵道部展示的大陸高鐵路線圖,就直接劃上了連結台灣南北的兩岸高鐵路線。
「這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錢的問題」,鄭健表示,大陸什麼大江大海的鐵路都能建成,技術方面絕對能克服。他自信地說,「技術上,大陸沒有問題」。
鄭健進一步表示,倘若真的要蓋連台高鐵,未必一定採海底隧道方式,高架橋也是選項之一。他認為,隧道在修築的過程和營運時,一旦出現不測,防災救援方面會比高架橋的難度來得高。但橋梁在大風季節期間,可能也會影響營運。無論何種方式,都需經過綜合技術論證。
好一個「這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錢的問題」!相信就大陸近年來高鐵技術行銷世界各地來看,應是沒問題;但對咱金門來說,卻是問題。因為在此計畫初步構想中,並沒有連接金門之構想;當然成本是最重大因素。因此我們強烈呼應,也強烈要求金門在地各相關單位,尤其是中央民意代表應及早密切注意此資訊,一定要求中央:設若這條高鐵真的付諸實行,一定要劍及履及要求中接金門。
「為何先開運河?因為城市發展首在交通!」堅信「當第二名會餓死」的杜拜領導人,擔心油源將枯竭而產生危機意識,於是這個沙漠小邦,於七○年代首先開運河、八○年代做貿易、九○年代推觀光。誠哉斯言,要發展金門,當然也首在交通。而最困擾咱金門的,百年來,相信就是交通不便之話題,因為交通之不便,不僅阻斷多少遊子返鄉之路,阻止多少商機進入金門之路,我們更可以說,長久以來何以金門是如此落後封閉,不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嗎?是以如今有此良機,我們怎能輕忽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