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和平紅利成為觀光紅利
今年農曆年節期間,縣府循例在各試驗所以及蘭湖畔與莒光湖畔辦理各項迎春活動,吸引大批鄉親外出走春。其中,最亮眼的當屬獅山與溪邊兩處軍事砲陣地,尤其震東坑道結合動、靜態展示「兩四洞」榴砲,五天內吸引了七千多人次的參觀人潮,是此次年節返鄉遊客的最大亮點,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天公作美,今年農曆春節不但返鄉春運順暢,假期間還天天有陽光,一掃先前連續幾波低溫與寒潮,為金門帶來了春天的感覺。除了外在條件良好,縣府團隊也非常用心,年前即積極展開籌備,在五個試驗所推出各項迎春活動,用熱情迎接返鄉的鄉親們。而今年眾多活動中,當以兩處軍事砲陣地最吸睛。
拜兩岸關係和緩所賜與縣府的積極爭取,也有賴金防部與軍方的配合,繼去年的擎天廳軍事秘境之旅,今年縣府又隆重推出獅山砲陣地與溪邊三營區兩處軍事景點。兩處的共通點就是,大口徑的榴彈砲。且獅山還是全國唯一全坑道式的榴彈砲陣地。雖然在爭取撥用的過程中往復折衝備極艱辛,呈現在鄉親眼前的卻是一處動、靜態兼備,且處處充滿濃濃軍事味的景點。
早期兩岸情勢緊張,對峙情形嚴重,影響所及,金門不但全島戒嚴,實施戰地政務,整個金門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也受到嚴重扭曲。直到戰地政務解除,恢復地方自治,金門的發展才慢慢步上正軌。解嚴後,金門的經濟發展從「軍事依賴」向觀光轉軌。近年來更有小三通為先鋒,讓兩岸往來、交流漸入佳境。
從小三通往來人次觀察,2010年透過「小三通」往來兩岸人員已達到138.1萬人。貨運成長也相當驚人。2010年透過金門來往兩岸的貨物總值,達到386.5億元台幣,與小三通試辦頭一年僅數萬元的零頭相比,相差何止千里。而今年年初馬總統特意來到金門主持「金門大橋」動工典禮,當時也有媒體「冷飯熱炒」,指「金門大橋」將為未來的「金廈」或「金嶝」大橋鋪路。總而言之,眼前的種種跡象均顯示,金門早已脫離烽火連天、兩岸砲火相對的苦日子,現在的金門,已經是兩岸和平交流的重要橋樑。最新的利多則是陸客自由行即將開放,且中央有意讓金馬先行。
匯聚了眾多的正向因素,近年來金門已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尤其在觀光產業發展方面,一直是金門發展的重中之重。此次年節期間兩處軍事景點的開放,加上擎天廳以及原有與新開發的瓊林、金城等民防坑道,金門的軍事與秘境之旅已經逐漸成為最亮眼的招牌。原先冷戰時期與兩岸對峙所遺留下來的遺緒,也已轉變成為金門的「和平紅利」。
對於縣府掌握時勢脈動,且積極開發新興觀光資源的作為,非常值得高度肯定。尤其在如此短促的準備期間內,推出幾乎等同於「全景式」投影的多媒體簡報,以及砲彈、底火、大砲等展品,還結合了地區「最高學府」│金門大學學生,在金防部的協助下進行砲操演練,讓賞砲成為春節期間的當紅炸子雞。以如此短的籌備期能有現今的成果,所有投入、參與的工作人員都功不可沒!
我們認為,過去六十年兩岸對峙所換來的「和平紅利」,此刻正是春暖花開、花開結果的最佳時機。非常期待縣府能加緊腳步,以「原汁原味」推動各項軍事景點的開發,也期盼軍方能有更多自信,爭取軍事景點也能進一步對大陸人士開放,讓全球愛好和平者,都能來金門見證我們所走過的這段艱辛歲月,也能由此將和平紅利進一步轉化為觀光紅利,成為推動金門向上發展的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