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卓越大學島
隨著學測成績的公布,國內各大專院校已展開一場「搶人大戰」。對金門來說,今年將是金門大學島的「定位年」,因為,國立金門大學本學年首度招收高中畢業生,正式轉型為普通大學;其次,今年也是金大首次招收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兩岸型大學。由於目前實質在金門投資、設校、招生的大專院校,仍以金門大學的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也因此,金大今年的招生成果,將決定金門大學島的定位,也攸關此一政策的發展與前景。
從技術學院轉型升格而來的金門大學,由於是第一次面向普通高中進行招生,先前無錄取標準可資參考,因此,本學年招生結果,以及相應而出的「分數線」,將決定金大在國內普通大學的排名。為了強化該校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金大已委託專業公司強力進行宣傳,甚至只要在Yahoo奇摩輸入「學測」二字,就能在一旁看到金大的招生廣告。此外,該校亦主打「免學雜費」的優惠政策,只要100學年度分發入學的每班前十名、前二十名,都能享有第一年學雜費全免的優遇。縣府亦不遑多讓,以現行就學津貼及交通圖書券相關補助,一年少說有個萬把元的補貼;比較特殊的是,鴻海集團此次也大手筆拋出「錄取贈筆電」的就學獎勵,只要100學年度大學日間部新生,每人將可拿到一部該公司最新型筆電。這些獎勵措施,在首度面向普通高中生招生的關鍵時刻拋出,主要用意就是希望拉抬聲勢,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到金門來就讀,讓金門大學島能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此外,教育部甫核定各校陸生的招生名額,金門獲專案核定73個名額,這不但是金門的第一次,也是全國的第一次。面對陸生來台的新政策,究竟生源何在?如何招生?又該招哪些生?這也是各大專院校正在努力思索的一個關鍵問題。
包括金門大學在內,國內各大專院校除了幾所比較活躍的頂尖大學之外,都面臨在大陸地區知名度不足的困境,正分頭努力,在大陸地區默默耕耘,同時也祭出各種優惠措施,希望吸引大陸地區最優秀的學子,盼藉此刺激校務發展。
金門位於台海兩岸中介,經過各界鄉賢多年努力,終於有了第一所綜合大學,雖然轉型初期,體質並不算好,辦學績效也還有待驗證,但在縣府與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項軟硬體均已具備,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是如何提升教育品質與研究能量,加強國際能見度,朝兩岸與國際知名大學發展。
「大學島」的理想,是鄉親們具有高度共識的願景,是無數鄉賢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李縣長就任後提出的一項重大政策,期盼建構一個優質而充滿學術氛圍的環境,並透過優秀學人與學子的進駐,帶動金門發展。我們也必須提醒,這樣的目標與理想,並非一蹴可幾。有夢雖美,但築夢必須踏實。縣府與金大的努力確實值得肯定,為促成此一目標而共同努力的所有鄉賢,也值得敬佩。初期拋出的各項就學獎勵,固然是順應時勢、為所當為,但強根固本的工作仍不能偏廢,且必須強調,應基於「重質更勝於重量」的策略,方能可長可久。此次金大首度面向普通高中生招生,其結果將是考察政策方向的重要指標。期盼在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招生工作能順利成功。更期盼未來能吸引更多更好學校來金門認真辦學,以頂尖的研究,寬廣的國際化特色,共創一個卓越大學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