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交流生動化培養行銷金兵
不久前,有來自於日本知名國際化雙語大學│亞洲太平洋大學師生一行人蒞金參訪,以及我國台北市明星小學,也是我縣金沙國小的姊妹校萬芳國小來金城鄉交流,我們歡迎這些來自於世界各地與台灣本島的嬌客,為金門增添光彩,但更重要的問題在於他們的交流參訪行程,究竟是走馬看花?還是確有收穫呢?
事實上,這些大大小小的參訪交流活動,都是在培養推廣金門觀光的行銷人才,擦亮金門老招牌的形象塑造者!試想,如果這些來參訪的人,沒能深刻體驗到戰地風光的獨特、自然生態的可愛,沒能確實感受到金門豐饒的文化精髓,那對他們猶如過眼雲煙,在腦中不留下一絲回憶,回去和朋友提及金門就一句「沒什麼」或「沒感覺」,更甚者會說「就是一個不毛之地」,那豈不更糟糕!政府努力的建設拚觀光,說破了嘴讚揚我們有多好多好,給人的感覺充其量就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怎麼樣也比不上坊間口耳相傳的親身經驗的「證言效果」。
所以,有系統的規劃參訪交流行程有其必要性!然而參訪的人們有大有小,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年齡過小,有的教育程度未達一定程度,教條式的座談會並不適合,導覽員帶著大批人群走馬看花的形式,亦無法滿足員額多時的需求;我們應更大幅度地採取生動活潑與實際體驗的模式,比如:在朱子祠以古代說書形式講述朱熹在金講學歷史;在總兵署上演升堂戲碼,欣賞清朝時的總兵生活;到后湖海灘撩起褲管,動手比賽挖「沙燧」,體驗花蛤的生態,親眼瞧見花蛤鑽沙遁地而逃,就了解為什麼台語要叫「沙燧」了;協調國防部開放翟山坑道,由工作人員撐竹筏帶領遊客悠遊於水道中,欣賞鬼斧神工的軍事工事;舉辦蒐集各村莊風獅爺的大地遊戲,借鏡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所熱銷的花博護照,我們也來印製一本「風獅爺護照」,在每處風獅爺的旁邊提供印章,供人自行取用;陳景蘭洋樓二樓實際開放作為小茶室,以真人打扮成當年的福利社辣妹,讓遊客能坐在陽台長廊上欣賞遼闊的海天一色,以及洋樓前庭如帝王般雄偉的三進式階梯全景…等等,如此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的活動模式,參訪感受自然深刻。舉辦此類故事化表演,需要培訓許多在地人力,不僅豐富金門觀光活動,更增加鄉親就業機會。
蒞金參訪的嬌客感受深刻了,體驗有趣了,回去後自然幫著正面宣傳金門,如此不但提升島內經濟,無形中還在不多耗費金門縣府資源與金錢的情況下,為鄉親培養出一群免費的島外「行銷金兵」,此種影響是無遠弗屆的。
我們要掌握每個可能推展金門文化觀光的契機,廣發「英雄帖」,積極邀請國際性、國內性學術、民間…等各界團體蒞金參訪交流,相互切磋,提供的行程將不再是形式上的走馬看花。但這一切的先決條件,取決於相關軟硬體的妥善籌備,島內人才的招募培訓,才能擴大辦理交流參訪的活動。擦亮金門這塊「金」字招牌的所有藍圖,都亟待鄉親與縣政府共同努力,才能共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