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盼以會展產業帶動金門發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549

所謂會展產業,簡稱MICE,其內涵包括Meeting、Incentive、Convention、Exhibition四大項,是旅遊產業發展的一種高級形式。簡言之,會議、商展、旅遊、消費,彼此環環相扣,而且相互成就,學術與實務界甚至認為會展產業有「一比十」的加乘與拉抬效應。換言之,商旅人士倘若在會議、展覽場館消費一百元參展、參會,搭配的住宿、餐飲、運輸、交通、旅遊等周邊消費,往往能創造出一千元的經濟效果。即便以最保守的「一比一」等不同比率來估算,會展產業的前景同樣不容小覷。
會展產業發展,往往被視為一個城市整體發展成果的綜合展現。對岸的廈門市,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摸索與努力,已經有台交會、投洽會等兩大主要會展定期在廈門舉行。根據大陸官方的統計,廈門市2010年共舉辦147場各類展覽活動,舉行1369場各類外來會議,累計的展場面積首次突破百萬平方米,展覽業者的直接收入則高達13億人民幣,由會展衍生而來旅遊及各類消費至少有14億人民幣。去年一年有近40萬人次因為各類展會而來到廈門,另外,以上數據尚未將保生大帝文化節、鄭成功文化節、國際馬拉松賽、國際龍舟賽等各種節慶、體育活動計算在內,這些活動同樣吸引了兩岸三地大批商旅人士造訪。前述的各項會展活動,相信也有不少鄉親曾經親身參與。
日昨有媒體報導,縣府繼機場周邊的「金門工商休閒園區BOT案」之後,正強力推動包括水頭國際港經貿園區在內的數項重大投資招商案。目前水頭商港周邊正由政府部門斥資18至20億元進行大規模填海造陸工程,明年底以前將可望填海造地70公頃,全部都將做為「金門水頭港國際經貿園區」用地。且這項「金門水頭港國際經貿園區」也將比照「金門工商休閒園區」,採民間投資BOT案方式推動,總投資額高達200億元,希望推動國際觀光飯店、免稅精品購物中心、兩岸商品交易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及綜合性商品展覽會場等設施建設。報導中並指出,這項BOT招標案,有與廈門會展產業互別苗頭的意味。
金門自戰地政務解除以來,一向以觀光旅遊為主要發展導向。李縣長就任後更提出「國際觀光休閒島」、「精品購物免稅島」等發展策略。再加上水頭國際經貿園區的規劃,這項從初級旅遊模式朝向高級旅遊形式的發展策略,毋寧是一項務實而具體的方略。
本文開宗明義就先挑明了會展產業的定義與其經濟效應,主要用意在強調會展產業確實是一項繼旅遊業之後新世紀一項新興的「無煙囪工業」,我們欣見縣府團隊以踏實的腳步,朝此目標邁進,也相信推動會展產業有成,將對地方發展帶來無窮的效益。
去年縣府團隊結合工商策進會及各界力量,首度將觸角伸向廈門,以「結合海西」為題召開招商記者說明會,提出七大對接項目積極為金門招商引資。當前水頭國際商港的BOT規劃,已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待工商綜合園區BOT案,以及小太湖周邊星級旅館的BOT案相繼建成營運,相信必能有效提升地區旅遊接待環境。未來,除了目前積極推動中的廈金「延伸性」旅遊,地方上仍須在接待環境與週邊服務上持續努力。現階段,金門容或尚無「搶食」廈門會展大餅的實力,但只要透過各種模式的彈性操作,將廈門每年近三千萬旅遊人口「分流」一成到金門來過夜、消費,相信已是商機無限,且是一項符合環境承載量,又極具可行性的發展策略。期盼在各界齊心努力下,此一目標能儘早實現,也讓會展產業引領地區旅遊與服務產業持續向上提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