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環保衛生落實防疫保健
季節輪替,氣候回暖,不惟蚊蠅孳生,各種病菌蠢蠢欲動,環保衛生與防疫保健工作,厥為當前施政大事。
衛生局與環保局,分別職司地區防疫保健或地區環境保護重責大任,屬性雖異,目的則同,可謂一體兩面,相輔相成,都在為鄉親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
地區幅員雖小,素有「整潔金門」之美譽,早期密如蛛網環島公共道路,概由駐軍負起打掃責任,並有具體評比獎懲作業規定,遇有重大節慶、外賓來訪或定期村里環境衛生檢查,祇要民間就近協調提出需求,軍方都會即時派員支援,因而,軍民動員維護環境整潔成為軍民每日生活主要環節,蔚成風尚,盛極一時。
隨著新制之建置,地區環境保護工作,劃歸環保機關負責擔綱,對於地區環境衛生整潔與維護,概依中央環保法令規範,綜理地區環保衛生工作計劃、督導、執行、考核,違規、違法、取締與裁罰諸事項,林林總總,重點包括噪音防制、空氣污染,垃圾收集、分類與處理等等,無一不與民眾平日生活健康息息相關,可知環保人員天天得與髒亂作戰,為維護優質環境,造福大眾而努力,功不可沒。
俗云:「病從口入」。一語道破任何疾病之流傳感染,都與個人平日衛生習慣及環境整潔與否具有密切關係,正確自保方法,胥賴自我做好衛生管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防疫保健工作,捨此並無良策。因而,注重個人衛生,珍惜自己,外表整潔,內心環保務必兩者併重進行,怠忽不得,否則隨時可能遭到病菌入侵,遑談確保身心健康。
儘管環保意識抬頭,建立全民正確環保觀念,培養大眾良好環保習慣最為重要。畢竟環保衛生與防疫保健,人人能為,人人當為,無由置身事外,等閒視之,何況專職環保機關人力資源有限,全縣(含各鄉鎮)現有編制員工及臨時約聘僱用清潔人員,為數寥寥,以此區區人力,殊難竟其全功。緣此,至盼大家各掃門前雪之外,也要投入環保志工行列,擴及鄰居相互交接之處公共整潔,或許如此祇是舉手之勞,卻是利人利己,須知「髒」與「穢」即是「疾病」根源,大家正視,利人利己,何樂不為?
再說,一個地區是否進步而有發展,其中關鍵則在環保工作之良窳與社會治安狀況之好壞,例如新加坡引人嚮往,就是兩者都好,經濟發展進步。大陸廈門鼓浪嶼遐邇馳名,曾是萬國設使館勝地,要問原因安在?除了歷史文化,就是環境幽靜整潔。換言之,環保是一個地區之門面,好壞予人印象深刻,「好」可帶來繁榮,「壞」必衰退無疑。由此不難瞭解,環保與治安俱與區域經濟發展關係密切,需要大家集中力量,共同負起責任,善盡應盡之義務。
但見長期以來,衛生與環保機關,嘗以圖文兼備宣導資料分送各家戶,或以現身說法,週而復始,相互運用之方式,派員深入鄉村民間舉辦有獎徵答,進行宣導活動,期以藉此喚起鄉親注意環保衛生與防疫保健,用心之最,但期共鳴,祇因有人依然漫不經心,甚將宣導資料信手丟棄,爰特在此呼籲社會大眾,金門要進步繁榮,環保防疫要大家一齊來做好,缺一不可。
根據資料統計,九十八年地區恙蟲病陽性病例多達45例,分別為軍人14例,民眾31例,不可不慎,亟需大家告訴大家,畢竟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大家做好衛生與環保,個人健康免煩惱,大家防疫工作做得好,保健工作如「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