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家「動」起來﹐就是金門希望

發布日期:
點閱率:761

在縣政建設政策引領帶動下,金門「動」起來了,尤以重大施政計劃逐一付諸實施,地方平面媒體每日都有詳盡報導,因而社會大眾感受得到,咸表有熱度,則有前景。
平實而論,縣政服務工作,猶如開鑿堅實隧道,任務艱鉅,辛勞備至,但憑大家同心同德,勇氣與毅力,始能竟其事功。回顧「金烈大橋」得以順利動土施工,豈是一句「得來不易」所能形容,其間冗長奮鬥爭取過程,歷任縣政領航者,身入其境,點滴在心,而大家環環相扣,不斷努力,不灰心氣餒,終底有成。
換言之,龐雜縣政工作,貴在「無縫接軌」,全程一貫,相輔相成。值此施政主軸未變,惟以時空環境改變,面臨區域經濟民生問題,更需社會大眾支持推動克服,共同朝著既定目標奮進,期以發揮高度工作「能量」與效率。
諸如金沙地區「文化園區」周邊加速開發,國立銘傳大學金門分校校舍即將竣工,不久就將開始招生,由「點」連「線」,鄰近浦邊大飯店改建裝修,也將完成啟用。再者,政府不惜投下巨額經費預算,頃在金湖地區興建醫療大樓,念茲在茲,不忘提昇醫療水準,造福社會人群。此外,擘劃已久小太湖旁商務旅館,也在開闢機場毗鄰「工商園區」之後,招商引資成功,順利發包,依據設計藍圖,樓高十四層,內部陳設應有盡有,除有大型交誼廳,並有酒店及免稅商店,還有遊樂場所,吃住消費一應俱全,屆時結合金湖游泳池落成運作,僅就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觀光,創造就業層面以觀,實際效益,自可預期,認真檢討,無一不與「行動縣政」攸關。
又如各鄉鎮鄉鎮長曾於就職一週年前後,分別接受地區平面媒體記者邀約,及上地區名城電視台接受專題訪問,針對議題,有問必答,暢所欲言,從伊始參選情懷,主政理想抱負,談到未來為民服務意向,無怨無悔,而也紛作自我反省檢討,並就具體施政績效與得失,鉅細靡遺,明白作出交代,同時利用機會對於金門之現況及未來發展目標,提出諸多前瞻看法與主張,綜觀報導內容與播報實況,欣見大家心繫鄉邦,時以鄉親為念,富有責任心榮譽感。祇要府會鄉鎮與全體鄉親團結起來,日新又新,持續藉由每年舉辦「迎城隍納千祥」、「花蛤季」、「小麥石蚵節」、「西瓜節」、「香芋節」等等各種活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憑大家旺盛企圖心,必能激發出強大軟實力,編列少許經費預算,公款法用,擴大行銷金門,打響金門名號,促使金門更上層樓,「得」大「利」多,邊際效果顯著,眾志成城,不也就是大家行動之功能嗎?
國內經濟學者評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保住4.5%。反觀離島從不放棄任何求進機會,邇來府會團隊分工合作,分頭展開行動,對上為鄉親發聲,反映民意需求,爭取地區權益,而在為鄉親提供服務方面,則是整合各方力量,積極強化服務品質,既辦公又辦事,大家有目共睹,今年推動「春節」及「清明節」台金海空運送鄉親返鄉回台計劃,兌現台金民航班機降低起降標準,人人稱便,以「行動」贏得口碑。
地區究竟是否適合發展博奕事業,民意真正歸屬如何?此一熱門議題,此前有人發起舉辦公投造成多次流會,顯示民風純樸之離島鄉親,對於開發博奕事業,非僅認知互異,有人贊成,憂慮大之,多數認為不宜祇是考慮到可以帶「動」地區經濟繁榮與解決目前就業問題,而應慎之於始,留「根」顧「本」。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負面」因果,輕忽不得,完善配套,萬萬不可草率。
為了金門未來發展,當然不能墨守成規,文來文去,沒有實際之行動。祇是「行動」,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理想、有目標,有共識,步調一致,非是輕舉妄動,漫無章法,不計後果,隨心所欲。換言之,是公僕者,應該一本至公,行正走穩,實事求是,做一件算一件,做到事半功倍。尤以為民服務為然,要能易地而處,多為民眾設想,將心比心,解決疑難困苦。讓民眾感同身受,凡此即是「行動」之核心價值。
如果說:「停滯」即是「退步」;「行動」卻是「向前」,倘若「軟實力」源自「行動」,則「執行力」來自「用心」,欣見縣政全面展開施政行動與行動服務,請給一點鼓勵掌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