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獨特文化邁向世遺

發布日期:
點閱率:710
字型大小:

──為推動金門登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進言
「世界遺產」(世遺)是一種超越國家、民族、人種及宗教,以國際合作的方式保護、保存人類共同資產,並將之傳與後世的重要觀念與國際行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七二年通過的《世界遺產公約》,依其類型可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兩者兼具的「複合遺產」。
二○○○年十二月,監察院監察委員黃煌雄、尹士豪共同主持進行《金門閩南文化與戰地文化維護總體檢》調查案,確立了金門的閩南、戰地文化的資源條件可做為申請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基礎,之後在文建會的評選下,金門列為台灣的十二處潛力點之一;二○一一年四月,監察院再度以「金門閩南文化、馬祖閩東文化與戰地文化極具歷史價值及世界地位,政府應努力將其登錄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為調查要旨,由監委黃煌雄、劉興善調查小組訪視金門,時隔十年的觀察、監督,黃煌雄委員強調,在各單位於各自範圍的努力下,金門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面貌已漸清晰顯影,未來只要將支流匯聚導入成主流,去蕪存菁,凝聚島民共識,再由內而外,由下而上,循序漸進,金門勢將水到渠成,成為國內第一個代表國家提出世界遺產的縣市。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名譽理事長王水衷,對監察院能拉大格局介入整個區域的文化保存與人民權益、持續監督政府推動金門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用心與用力,表達敬意與謝意之外,五月九日在監察院召開的推動世遺諮詢會議上,王水衷亦以〈戰爭與和平:海上仙洲VS.烽火島嶼〉為題建言,坦率指陳歷十年的推動,「金門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面貌僅具雛型,至今尚無一套『令自己感動而後感動別人』之綜合具體方案版本」、「這是考驗政府與人民對文化是否真心重視的態度。十年不短,有心想做足以成事」。
登錄世界遺產係一項高度整合工作,找出獨特的文化條件外,還得擬定策略目標,凝聚全民熱情、共識,形成全民運動,一切才可能水到渠成,綜合監察院諮詢會議王水衷等人所提意見,就文化條件與策略目標,我們整理了幾點看法:
一、找出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特性:就金門「閩南」、「僑鄉」、「戰地」三大文化區塊與外地作比較分析,僑鄉建築與戰地地景的特色外,閩南傳統聚落更是金門賴以為傲的文化資產,譬如山后中堡的六合十八棟雙落王氏聚落古厝,可說世界僅見完整保存的閩南血緣聚落建築體;一如福建「土樓」的獨特性,如能以類似山后的王氏聚落作為特色主力申請世遺,成功率應會高些。
二、重視無形文化遺產:二○○一年五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韓國人率先提出的「口述與無形人類遺產」觀念納入世界遺產的保存對象,它們是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及口語文化表達形式,包括語言、故事、音樂、遊戲、舞蹈和風俗等,放眼金門,整座島嶼被視為是「閩南文化基因庫」,不止建築、古蹟、文物,它還有著獨特的閩南音系、民俗信仰、民間文學、傳統戲曲及祭祀活動等,它們具是「無形文化遺產」,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能經過整理、突顯,未嘗不能叩關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
三、以文字影像強化國際行銷:將金門的歷史文化、庶民生活寫出一部撼動人心的文學作品,拍出一部經典式紀錄片,再透過翻譯、流傳,向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也向國際人士強力放送、行銷,用文字、影像力量感染打動人心,有助於外界理解、親近、擁抱金門,為世遺之路加分。
「找出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特性」、「重視無形文化遺產」、「以文字影像強化國際行銷」,它們可以是推動金門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三種認知與動力,再尋求突破點,如此,金門世遺之路,必能大步邁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