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共業與共修──團結最大多數鄉親同心建設家園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5
字型大小:

由二十世紀中葉後,社會主義國家相繼修正路線,紛紛向資本主義靠攏,全球公民普遍向威權告別,並相繼享受民主果實。而各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眾多問題,不論公私單位或個人,碰到問題同樣需要勇於面對,並設法解決。解除軍管後的金門,與全球各城市一樣,期待向前發展,如何凝聚鄉親、鄉誼,團結最大多數鄉親的力量,推動金門向前邁進,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解嚴後的金門,地方政府褪下軍管面紗,與全國各縣市政府無異,為對民眾有交代,在民間活力尚待扶植之際,公部門一切都得自己來,公僕們須全心全力,克盡職責。當然,現代民主政治裡,光靠熱心是不夠的,公僕們仍須不斷學習,努力自我充實,方能精益求精,更上層樓,而在公務推動過程中,難免碰到問題,也當設法克服困難,同事之間,更應相互支援,共同協力解決。
推動金門建設發展,公部門可謂責無旁貸,以縣府的招商為例,不但積極設置招商辦公室,還由縣長親自領軍,定期開會檢討進度,要求相關部門遭遇任何困難都必須主動積極設法克服。除了公部門的努力,不論島上的金門鄉親,島外的旅台鄉親,甚至旅居海外的金門僑親,都不能置身事外,仍應扮演重要角色,為家鄉事務分憂解勞。
軍管時代,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威權下,民眾似乎較欠缺表達意見空間;解嚴後,得來不易的民主果實,讓大家雀躍不已,對於任何公共議題,大家都爭相發表個人看法,這種出於關心與認同的觀點,無異是刺激家鄉前進的絕大動力。軍管時期,民眾對於任何事務,其實都有意見,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民主時代,民眾站在多元角度看政府,意見更加多元與分歧。任何一件事,不論好壞,總有人提出不同觀感,而一個再優秀的政府,仍舊有人對施政提出正反面不同意見。面對批評,公部門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綜合各方意見,作出更完美的抉擇,新生代公僕們當努力學習。
金門是鄉親生活的原鄉,鄉親們則是金門的耕耘者,金門與鄉親是共榮共存,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對於政府與百姓而言,同心建設金門,努力開拓未來,即是當下的共業,而消弭現實困境,厚實前進能量,更是當有的共修。
金門的天然資源有限,如何開拓無形的資源始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形的創意具有不可限量的價值,濃烈的鄉誼更擁有排山倒海的能量,兩者都是值得我們同心努力的,而後者更急待政府與鄉親共同努力去實踐,藉由濃烈的鄉誼去打造家鄉建設穩固的基礎,將金門推向國際舞台。十月份即將登場的世界金門日,用意即在於此,縣府設置招商專案辦公室,統籌一切努力,其目的也在於此。愛我金門,需要政府與民眾注重共業與共修的課題,團結金門人,上下一條心,在努力前進當中,勇敢面對問題,同心守護家園,當是我們最大的期盼。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