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金門觀光產業不能光靠政府努力
兩岸展開陸客自由行(個人遊)後,兩岸交流的歷史將跨入新的里程碑,未來觀光旅遊交流合作將更加緊密,陸客從團進團出的團體遊形式,擴充到五人以下的自由行,相信在合理且運作良好的人流管理機制下,自由行所帶來的遊客素質、消費型態、以及對台灣社會的接觸與交融程度,都可望大幅提高與擴大,對營造兩岸和平繁榮的未來,影響深遠。
金門經濟體質單純,除了一枝獨秀的金酒公司以及比例甚高的軍公教之外,居民就業主要以觀光旅遊服務業的經濟產業型態為主,而且由於常住人口少,經濟質量淺碟,兩岸政策走向往往就能輕易地影響金門鄉親的生計,以這次兩岸自由行而言,只要大陸方面真心實意要放寬陸客來金,從地緣的角度,上海、北京遊客來金自由行數量可能有限,但廈門居民或是透過小三通的陸客來金數額,將是檢視現階段兩岸自由行政策的重要指標。
首先,上月28日兩岸自由行展開總共兩百餘人的首發團之後,陸客自由行的量能隨即就處於「低盪」,似乎難以為繼,顯示開放自由行的運作,無論是兩岸政府與業者之間,仍需要時間「磨合」,因此,站在金門的角度似乎不必過早地歌頌金廈自由行可能帶來偉大商機,相對地,應以務實態度與本身條件,積極準備,把握機會。
就目前觀察,金門縣政府努力堪稱可圈可點,民間業者投入則相對不足。
兩岸整體自由行尚待時間來證明,金門縣政府憑藉著自身努力,配合兩岸推動自由行之際,積極推動金廈延伸旅遊,過去廈門熱門旅遊景點項目的「海上看金門」,轉化成「金門一日遊」,廈門當局甚至在五緣灣成立一個「辦證中心」,編制高達八十餘人,以利來廈門旅遊的外省市居民能透過便捷的辦證服務蒞金旅遊,「一日遊」雖不是自由行,仍屬團體行的變種,且不少業者期待未來金廈延伸旅遊有「二日遊」、「三日遊」::,但縣政府旅遊部門的積極用心開創客源,值得肯定與喝采。
此外,目前大陸僅開放北京、上海、廈門對台自由行,金門縣政府也考量自身條件,結合其他離島縣,以「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為法規基礎,與中央政府積極合作,向大陸爭取福建地區居民到金門、澎湖、馬祖自由行,藉以擴大自由行實施的範圍與可行性,相信此一政策對活絡金門觀光產業與各行各業助益,將遠大於「中央版」的自由行。
觀光旅遊要繁榮發展不能只有政府努力,而沒有業者的積極投入,舉凡旅遊勝地或觀光發達國家,業者積極配合投入與投資創新,才是觀光資源吸引力維繫不墜的主因。金門業者不能只依賴政府努力開拓客源,而忽略去提高自身旅遊品質與創新服務,未來無論是團體遊、個人由、還是「一日遊」,都可能會帶來金門另一波的觀光榮景,但能否持久,端賴全體金門業者共同努力,積極投入,用心提高服務品質,唯有如此,才能讓遊客留下親切感動與美麗回憶,金門觀光產業才有希望與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