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之河流動才有生命
斥資二十一億元的新北市新莊中港大排河廊改造工程即將於九月完工,跨越其間的幸福橋已於七月通車,甫出版的《天下雜誌》三十周年特刊,以「顛覆」為題聚焦蛻變中的新莊,「將來,仿照韓國清溪川中港大排改善工程完工,新莊將褪下灰色雜亂的外衣,換上明亮輕便的休閒服,成為宜居城市,吸引眾人目光」,一條起死回生的河道,即將改變一座土地面積十九平方公里的城市。反觀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金門,〈陳滄江 盼拆除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六月十六日,出自金門日報,關於縣議員陳滄江的一篇質詢報導,「每一個文明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的河流,我們叫她母親的河流」,而今,在議員感性的質詢下,我們才再一次醒覺,原來金門的母親之河│浯江溪隱匿消逝好長一段時日了。如何再現,可能重生?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監察院召開第二場推動金門登錄世界文化遺產諮詢會議,台師大藝術博士呂坤和在會中發言,「以金門的母親之河浯江溪覆蓋停車場、三落經典歷史建築甲政第毀於建商怪手為例,說明官民之間對生態保育,建築保護的作法失衡失當,建請監察院大力推動金門登錄世遺;也應對維護不當的作法向行政單位提出糾正;一個月後,六月十五日,民進黨籍縣議員陳滄江在縣政總質詢中,也以〈拆除浯江溪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恢復新生命〉為題發揮,指出浯江溪加蓋,他在十七年前就曾經強烈反對,「但是主政者不聽民意,蠻橫將這條母親的河加蓋,興建停車場,商業利益換來的是……超低使用率的水泥叢林,換來環境污染的浩劫,而浯江溪加蓋的停車場商業利益換來甚麼?浯江溪加蓋後生態丕變,變得髒、亂、惡臭」,陳滄江再痛陳,「十七年來環保生態的浩劫,造成多少遺憾。十七年來浯江溪水不再流。我們留給子孫甚麼財富?金門未來的競爭力是甚麼?是永遠的金酒?還是博奕事業?金門這好山好水純樸的小縣城」,因此,他希望打著「工程師治縣」的縣長李沃士,「救救浯江溪」。
金門人成長中的共同記憶之河「浯江溪」,也是「浯」島舊日榮名的源頭,因著溪不見水,也因著首善之鎮金城缺乏大型停車場,或還有其他商業發展因素,致一夜間加蓋成一座可容納三百多輛車的停車場,「浯江溪加蓋」事件,金門無力阻擋,十多年來,成了島民解不開的結,揮之不去的痛。
我們檢索歷史文獻,十多年前以兼顧開發、環保為理念的《浯江溪口整治工程規劃設計期末報告》、《浯江溪口第二期遊憩海埔地開發計劃報告》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二日出爐,這個計劃,引發了環保人士的關注,發起成立了「金門環境保護聯盟」,當時關切的焦點是「搶救金門紅樹林」,認為浯江溪口整治,將衝擊到兩萬多株紅樹林群落生態,陳滄江也投書金門日報言論廣場提出警訊,「無經濟價值的填海造地決策,扼殺了這片紅樹林濕地,阻絕了大自然的生息定律,造成了面積為數甚廣的紅樹林大量死亡,被切斷的河口濕地逐漸鹽化」。
浯江溪整治工程,環保人士的呼籲下,阻止了交通部欲撥款三千萬在浯江溪口紅樹林地帶打造拱型景觀吊橋構想,只是,捍衛浯江溪環保運動過程,保住了紅樹林生態免於大浩劫,但無力阻擋後來的「浯江溪加蓋」。
時隔十多年後,已身為縣議員的陳滄江提出「拆除浯江溪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恢復生命」,他的構想是學習韓國首爾清溪川整治的作法,重現溪流風華,找回人民記憶。
浯江溪是金門的母親之河,河流需要流動才有生命;遠如首爾清溪川、高雄愛河,近如新莊中港大排河廊,都是溪流整治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鏡。基於環境生態保育的理由,我們支持陳滄江的提案,拆除停車場,讓浯江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