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旅遊業者─打造金門印象的關鍵

發布日期:
點閱率:877
字型大小:

自從兩岸小三通啟航以來,金廈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為頻繁、便利,觀光資源也互蒙其利,晚上可以到廈門去逛中山路,白天到金門走坑道、看風景、買香醇濃烈的高粱酒,這已是旅行業者旅程規劃的常態,但旅遊團怎麼帶?會讓遊客對當地留下怎麼樣的印象?旅遊業者實扮演著關鍵角色。
相信很多人有「跟團旅遊」的經驗,幾輛遊覽車的團員,一到觀光景點就像趕鴨子似的走馬看花,被拉去「血拼」(shopping)的時間倒是比較充裕可以慢慢買,店員口若懸河地推銷商品,在團員發揮強大購買力的同時,導遊也多了「小費」(抽成的佣金)。喜不喜歡這樣的shopping團(購物團)見仁見智,購物前先解說商品,如:金門貢糖、砲彈鋼刀的製程與文化;廈門蠶絲被的製作過程與海上絲路的歷史;普洱茶的種類、歷史文化典故、營養成分、煮泡方式…等等,可以令人增長見聞,也沒什麼不好,至於遊客買不買產品,端視個人喜好需求而定,無法強求。若是旅行業者採取「強迫購買」的手段,那麼此次旅遊記憶將大打折扣,遊客對當地也會留下很差的印象。
以廈門為例,當地導遊常以「綁架購物」方式,只要團員購買力達不到「標準」,導遊與司機就躲著不見人,和商家連成一氣,擺明了「沒司機看你怎麼走」,強迫團員購買。一旦拗不過團員起鬨,司機出現開了車門,就等著聽導遊拉著臉數落,更惡劣者,還會硬生生砍掉既定行程,想接著走,每人再交人民幣一百元。碰到這樣的導遊,令人對廈門印象很壞,彷彿遇到「土匪」般很殺風景,即便風光再明媚,相信也不會有心情去觀賞,更甭論還有下次。究其原因,當地旅遊業者短視近利,自斷財路,而當地政府放任不管,任由業者如此惡搞廈門形象,這都是不智的做法。
反思臺灣或金門的旅遊業者,雖然也帶shopping,也購物,但不會像對岸那樣惡劣地「關人」,可以口若懸河地推銷,遊客買不買尊重個人意願,更不可能因為購買力不佳就砍既定行程。然而,近來傳言有某金門導遊,因為旅客購買力不佳,竟不讓團員從大門走,反開商店後面的小門,讓一群遊客走著狹窄、凹凸不平的田埂出去。倘若真有此事,這對金門的旅遊環境將是一大警訊!
另有陸客表示,到台灣旅遊,印象最差的一站就是金門,因為閩式建築在家鄉隨處可見,花了錢來旅遊,看的跟自己家鄉沒有什麼不一樣,並無特別,金門對他來說就是個荒涼的農村。
前面舉的兩個案例,容或只是特殊個案,但卻凸顯了地區業者在操作上的幾個癥結點。其一是導遊薪資結構與收入來源的問題,其二則是遊程規劃的問題。在薪資結構與收入方面,之所以有依賴購物佣金支撐收入的作法,主要源自於「零團費」的低價操作,這在中國大陸、香港都已印證問題百出,最「著名」的惡例當屬去年惡導「阿珍」,事件鬧上了大陸中央台,還遭人肉搜索,最終被迫出面公開道歉,重創香港旅遊形象。零團費這種違反市場機制的操作方式,不僅僅只是殺雞取卵,還會嚴重劣化當地旅遊環境,有關部門應該保持警覺,避免類似狀況出現。
其二,遊程規劃問題,現代的旅遊講究親身體驗,更流行量身打造的「自由行」,面對不同旅客自當端出不同的菜,考量團員性質,應盡量避開與團員既有經驗相同的景點,且金門獨有的戰役史蹟與海濱遊憩資源,如鬼斧神工的軍事坑道、成功海灘摸花蛤體驗…等等,這些都是突顯金門特色的最佳景點。
金門固以豐富觀光資源為傲,但對遊客來說,究竟對金門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旅遊業者的導遊工作態度與行程規劃至為關鍵。縣府當長期觀察,並定期與業者開會溝通,並透過講座、進修、座談等管道,培養導覽員的素質,如此方能維持旅遊品質,在穩定中求成長,讓金門觀光能永續發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