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顧島嶼歷史展望金馬未來

發布日期:
點閱率:949
字型大小:

回顧島嶼歷史,展望金馬未來,「福建省金馬歷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出現了「金門是兩岸新政策試驗場」,「金門定位海峽特許城市」、「中央要放棄台北觀點建設馬祖」,「馬祖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等充滿方向、策略性的聲音,使得一場學術研討會已超越了文獻回顧的層次,邁向定位發展的格局。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福建省政府主辦以及金門縣政府、連江縣政府、國立金門大學、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共同協辦的「福建省金馬歷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分出金門議題、馬祖議題,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二十四日,於金門的金門大學、台北的台灣師範大學各舉行一天的會議,副總統蕭萬長抵馬祖場致詞時特別強調,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來,始終屹立不搖的金馬,不僅捍衛中華民國,如今更成為兩岸和平廣場,對台灣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與意義。蕭副總統的一番話,揭示了與國同壽同慶的金馬,已從國土的捍衛者,走向兩岸和平的使者。因此,我們以為,在歷史的回顧外,金馬更需要的是定位與發展論述。
觀察「福建省金馬歷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的內容,金馬合計十九篇論文發表,以及兩場次的回顧與展望綜合座談。論文裡,我們看到了金門觀點的〈二十世紀早期的金門:一段被淡忘的歷史〉(楊肅獻)、〈在原鄉與異地之間:1949年以前新加坡金門會館的跨境運作〉(江柏煒)、〈明清之際金門與台灣的海上交通〉(李仕德),馬祖觀點的〈從七十四軍的到來│探討馬祖的蛻變〉(劉增泉)、〈國軍轉進後的馬祖方言概況:以詞彙為例〉(陳高志)、〈古代馬祖列島的考古學考察〉(陳仲玉)等從文獻、田調中提出新的文化論述,也讓我們發現到,從不同角度切入,金馬文史場域,都可產生新的探訪方向,金馬的歷史研究,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文史之外,此次研討會最具爆發力、凝聚最多目光的議題,無疑就是開場的「高峰對話:國際地緣政治、民國史與金馬地位」,跨國視野的設計參與,我們聽到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金門在前線:1949年以來地域政治、兩岸關係和地方〉、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的〈金門與馬祖研究之價值〉、台灣大學教授夏鑄九的〈時空新意義,金馬再定位〉以及中研院研究員、前國史館館長林滿紅的〈國際地緣政治、民國史與金馬地位〉,另外,生於廈門集美的日本國立大學法人琉球大學準教授林泉忠也提出比較論文〈『邊陲』地區弔詭的『國家』圖像:『現代』雙重體系夾擊下的金門與沖繩〉,來自四個國度的學者,共同從國際地緣政治的方位看金馬歷史、地位並尋思出路,激盪出高峰對話的火花,宋怡明提出「金門是否應該繼續成為前線?成為何種類型的前線?成為前線會帶來甚麼樣的衝擊?」等三個反思,他呼籲金門民眾「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力,並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川島真解構為金門算是中華民國統治範圍有代表性的「僑鄉」,認為在兩岸對抗的脈絡之下,「僑鄉」因素是值得利用的;夏鑄九就區域整合下的金馬發展,建議金門的戰略定位為「海峽的特許城市」,並殷切提醒金門人要抓住這幾年的時勢,因為「歷史不會回頭等待錯失良機的人」;林泉忠則是在高峰對話外比較論述金門與沖繩,兩地弔詭的「國家」圖像,但也提供了「我們重新理解、省思何謂『國家』的契機」。
把建國百年的金馬歷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從地方文獻再拉到國際視野,確實為金馬的過去與未來提供了多元論述、開創觀點所彰顯的價值,正如全力推動、規劃此次學術研討會的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在馬祖場閉幕致詞所引述強調,金馬已從一九四九年前的「生活共同體」到一九四九年後的「生命共同體」,彼此就住在隔壁,必須站穩腳步,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