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優勢爭取醫療權益贏在未來
金門的醫療問題,一直以來遭人詬病,我們繳付同樣的健保費,卻只能使用如此低劣的醫療水準,硬體設備老舊、醫護人員缺乏,難道金門人是中華民國的次等公民?金門的醫療落後可以歸咎過去種種歷史原因,但解除軍管之後,該建設、該補強的醫療,幾十年來歷經幾任改朝換代,仍舊原地踏步。國共對峙時期,金門人被推到最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地抗戰,那是為國家犧牲;現在兩岸和平發展了,鄉親的命還是這麼不被重視,又是為了甚麼?令人費解,癥結出在中央「明知故傻」不肯給經費?還是署立醫院資源不足又不願承認,下情無法上達?無論係何原因,金門鄉親的權益絕對不能繼續這樣沉睡下去。
據了解,國內許多知名醫療院所,諸如成大、長庚、耕莘、馬偕…等醫院,都有意願到金門,甚至是烈嶼駐點,李縣長也一直積極推動發展為健康醫療養生島,顯見我們並非「爹不疼娘不愛」的孤兒。金門有著鄰近大陸的扼要位置,客源橫跨兩岸,尤其台灣的醫療品質與水準較對岸高出許多,屬於高收入菁英階層的大陸人對來台就醫可說是趨之若鶩,雖然現在直航已經能夠從台灣本島直接對飛兩岸許多主要大城市,可以不用走小三通,但光是坐船半小時就能到的廈門人口與台商數量也是非常可觀,而且金門的環境優美,的的確確是開發養生醫療處所的好地方;加之於金門在地人口高齡化情形相當嚴重,政府給予的福利(此指醫療補助「看病不用錢」的部分) 相當優渥,已有基礎客源,正可謂「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為什麼眾多機構所以有興趣投入爭食金門這塊醫療市場大餅的主因。
正因如此,我們更該把握這種優勢,將金門醫療提升至基本的標準配備,甚至拉到更高的高度,發展金字塔頂端的醫療,並讓金門人都享受得起,不僅吸引企業來金投資建設周邊硬體設施(如旅館、遊憩場所),藉此增加各地遊客觀光意願,來過還想再來,更兼顧在地人的權益。然而,既然有這麼多醫療院所有如此高昂興致,縣府也積極想推動,並非拒人於千里之外,但眾人卻仍舊苦無門路,又是甚麼樣的一種概念?想必與中央脫不了干係!或是相關法案有所設限,其中癥結點,勢必得想辦法找出來,大聲喚醒相關單位重視金門鄉親的生命。
國內醫療院所為何還不來金投資,關鍵出在哪裡,其實也很容易釐清楚,只要循序向相關部門斡旋,徵詢眾多醫院意見,若牽涉法令限制,就找衛生署等中央單位協調,哪個環節卡住,就是哪邊出問題了;如果發現這幾個環節老在兜圈子,那就別在死胡同裡堅持,趕緊邀集所有相關單位,醫療院所、署立醫院、衛生署…等等,讓大家在同一時間、地點出席,坐下來好好溝通,皮球最後踢到誰身上,就是問題所在了,這需要縣府團隊多加努力,為金門打拼,掌握現有優勢,爭取權益,贏在未來!這份戰勝的成果,絕對會獲得廣大鄉親的熱烈掌聲,父母官的使命,也莫過於此。期待著「醫改人生」的劇情發展能盡快圓滿落幕,別讓我們再等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