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金門住宅政策
「住者有其屋!」對金門言,更有其特殊意義:因為長期以來,金門住宅較不講究美學與綠化。不管從外觀,乃至內部,往往呈現雜亂不堪的水泥建物。近年來或有些品質較高的個別建案,但整體而言美觀不足。這當然有各種不同的歷史共業,但欠缺美學是最主要原因。幸而金門都市化尚未完全成形,官方土地不缺,加上金門得天獨厚的資金,因此若能借取國外成功案例,則建造具有金門特色、美學、綠化且現代化之金門住宅,進而吸引優質人口進駐是指日可得的。
首先要說明的是,正如海洛克所說的:一個現代化之政府,不僅僅在滿足住者有其屋而已,更要提供住民一個舒適、方便、綠化,具有人文思想的居住環境;但處此高度資本化、土地昂貴的時代,上述各種理想怎有可能完成呢?這也因此成為舉世各國政府最頭痛問題,卻也是成為考驗各國政市府能力的最好案例。因此,盱衡世局,就金門現況而言,先前有議員建議由政府出面為年輕人興建「廉價國宅」,此或為因應當前房價飆漲,實質鼓勵年輕人返鄉就業的輔助政策之一。但我們還要提出另項新思維,只租不賣之「社會住宅」,或為最具前景的金門住宅政策。我們且以遠在歐洲的荷蘭為例說明之。唯盼鄉親能掌握良機,借鏡他人,以啟未來。
荷蘭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住宅有一半是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但有別於一般社會住宅給人之印象,這裡不但看不到破落、體亂的景象,呈現的儘是一片綠意、林蔭、潔淨、舒適的環境及功能。這當然牽涉到很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為所有權在政府,因此能以強勢的作為來營造、管理。使之成為今日世人爭訪之重鎮,甚連新加坡、日本都前往取經。
「交給專業機構!」這是荷蘭政府經營新社區成功之最大關鍵。她們用最簡單,卻也是最佳的方法,那就是向全世界具有聲譽,且有實務經驗之建商招標,針對每個區域風格,以綠意、生活機能、舒適為元素,提出最好之方案投標,大規模建造新社區,儘管各社區特色不同,但在管制下,各社區絕大部份是空地,以作為公共設施及綠化用地,因此幾乎每戶都有花園、林蔭大地、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就因為他們相信:「著有聲譽之建商商標,就是最好的保障及把關者。」也因此造成她今日社會住宅成功之原因。
當然最重要的是管理政策。多年來台灣各種社會住宅之破落、失敗皆在於管理不當:放任各種人為之破壞,諸如擅自改變建物外貌、加裝各種難看醜陋看板、鐵窗、改變綠地草坪為水泥用地等等隨心所意甚至是違建行為。但在荷蘭,人民也同樣以「交給專業機構!」的理念,由政府委任一些知名之管理公司嚴格管理,嚴格為社區之綠意、林蔭、舒適元素把關,加以公民素質良好,均有美學素養,高度公德心,因為使其社會住宅得以聞名國際。
金門!這個尚未完全都市化之島嶼,種種條件都適合建造高素質、高品味、高管理之社會住宅,若能掌握良機,以此條件,委以國內外著名建商投標,則建造一個新的海上公園,豈止是指日可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