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火823到綠色長城
再過幾天又是八二三砲戰紀念日!半世紀多前,由於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推擠;國共的烽煙,終在歷史的推移下,爆發了這場冷戰時期,單打雙不打,與德國柏林相互遙應的狼煙。折戟沉沙五十年後,面對世局的鉅變,尤其是兩岸已進入和解之世代中;看著昔日曾是天地不共存的陸胞們,今日早已拜自由行而穿梭於這個曾是交鋒漂杵的金門時,我們又該如何來紀念這個日子,以啟新頁?毫不疑問,那就是以新世代的智識來開啟登高望遠的格局!
如何以新世代的智識來開啟登高望遠的格局?那就是說順著時代之所需,站在最適切的位置而適時切入。昔日在兩岸軍事交鋒時代,金門軍民以鐵血長城,力阻共軍血洗台灣,確保中華民國立國精神,自有其歷史之定位與貢獻,這就是823對金門之歷史意義。但今日金門又應站在什麼定位呢?我們以為,盱衡世局,那就是重新站在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新長城:綠色長城!
之前英國政經學院曾就近來天災頻繁現象,以各國政府、民間平時環保習性,及相關防災措施評比認為:中華民國政府屬於不及格狀態。而其中最大關鍵就是人民綠化比例明顯不足;濫墾濫伐更是令人「驚嚇」。因此,若以823精神言,處此關鍵時刻,有志氣的金門人,都應該以當年823之不畏精神,擔負起中華民國的新長城:綠色長城,阻此天災,捍衛國土,而最基本就是從自身、住家週遭綠化開始:用心及有計畫植草及種植喬木。
依英國政經學院的報告引新加坡提出:任何一個先進國家的社區住宅,幾乎都會「理所當然」留一半以上之土地提供人工植草及種植喬木。而且是有專人、有經費及有計畫,視同農作物予以照顧。如此不但有助於水土保持,更可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及社區景觀,可以說是利己利公,更是美化都市景觀的首要措施。但這個看起來簡單卻功能無限的作為,在一些未開發國家卻是困難重重,因為有誰會花大筆經費於這些表面看起來毫無實用,甚至會招來蚊蟲的「野草雜樹」?但這就是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人民素質分別之所在。
其實之前已有鄉彥為文指出:為了重振金門,應大力推廣所謂「綠茵蒼樹」的生活空間概念。也就是說,除了建物、林蔭大道外,整個金門應以森林公園的理念來重造:平坦地種草坪、崎嶇植栽各種花木,改造金門成為一個群木薈蔚、碧草如茵的「新金門!」讓各項建築如同島嶼般,浸淫散灑在袤廣喬木、草坪的綠海中。這種蒼潔曠迴的空間,才是人性化的生活空間。職是之故,應要求新社區及公部門建築,均應預留廣闊之綠化空間,平坦地種草坪、崎嶇則植栽各種花木。其次是公有地及荒蕪地,應編列預算,全面整地種草植樹,至於私人建物及老舊社區,則應透過社區整體營造,逐年建案育樹培草,為了永續經營管理,應由相關預算編列常態經費,聘請專業園丁負責培育,並納入編制內人事;畢創造就業及美觀地貌於一役。
就此而言,不管基於世界環保要求,或基於防災目的,乃至基於人性化之住宅需求、觀光所需,我們均應從上到下,從心理到實施,全力投入這個世紀新工程:綠色長城,在此天災頻繁之際,重新扮演823精神,捍衛新金門,這才是紀念823之歷史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