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紀念「823戰役」五十三週年大家要發揚「金門精神」

發布日期:
點閱率:743
字型大小:

回顧金門往昔,自古以來存在著許多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真實歷史故事,彌足珍貴,讓人懷念不已。其中最令中外人士難以忘懷又表敬佩者,則是「金門精神」。茲此「八二三」金門戰地和平鐘聲,將在23日於古寧頭之金門和平紀念園區響起,世界各地之和平鐘也將同時共鳴,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何謂「金門精神」?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對此具體指出:就是「戰鬥不怕死、工作不怕難、生活不怕苦」,三者合而為一,謂之「金門精神」。
先總統 蔣公生前曾經說過:「沒有金馬,即無台澎」。證諸金門之歷史地位特殊,核心價值顯著,儘管時空環境一變再變,金門之對國家益受重視。所謂凡是走過必會留下痕跡,金門從早期「反共前哨」、「反攻跳板」,而到「復興基地」、「台澎堡壘」。由「海上公園」、「地下堡壘」,而到「守法金門」、「整潔金門」、「禮貌金門」、「富康金門」。由「三民主義模範縣」,而到「福利縣」、「快樂縣」。從「戰地政務試驗縣」,而到金門「還政於民」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從「兩岸對立」互不往來,而到成為兩岸推動「小三通」政策,打開冰凍長達五十年之久「門對門」,各項交流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在此漫漫歲月,金門隨著不同時空轉換與需求,堅定扮演著各種「實驗」或「橋樑」角色,負起了國家賦予「保國衛民」之重責大任,無役不與,無怨無悔,愛鄉愛土,功在國家。
金門正如其名,既響又亮。根據資料記載,1949年(民國38年)4月23日,國軍撤離南京渡過長江,中共軍隊兵分二路向南挺進,同年八月,陳毅率領之東路共軍自福建北路南犯,8月17日陷福州,時中央政府任命湯恩伯主持福建軍政,湯遂將其軍力集中於廈門,10月17日湯恩伯又率軍隊撤離廈門而到金門,先是在10月20日中央任命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接替金門防務指揮,迄至25日零時三十分,共軍大舉入侵,金門保衛戰於焉正式展開序幕,經過三天兩夜砲對砲,槍對槍,刀對刀,短兵相接進行一場攸關國家生死存亡之慘烈戰鬥,共軍不死即傷,不降即逃,終在國軍圍攻與招降下「進無步、退無路」,全部就殲或棄械歸降,我方大獲全勝,譽滿國際。此即「金門古寧頭戰役」也。
有云:「金門古寧頭一戰定江山,扭轉國運乾坤」,實至名歸,貢獻斐然。這段翔實金門光榮史實,有血有淚,有苦有樂,有悲也有喜,而最值得金門引為自傲者,即是金門軍民團結合作,並肩作戰,胼手胝足,同甘共苦,犯難與共,榮辱相隨,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堅忍不拔,勇往直前,奠定了今日台灣民主自由、經濟活絡、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孰能遺忘,不思奮發圖強,共同為未來發展而努力!
紀念「823戰役」五十三週年,毋忘金門歷經烽火洗禮,那些可尋巷戰痕跡,攻堅鑿痕,與「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六一七」及「六一九」砲戰時期遭受戰事槍砲毀損民房痕跡,足資見證「戰爭無情,和平可貴」,面對這些見證,緬懷先烈先賢,大家更應感念歷次金門戰役為國陣亡之三軍將士及協助軍事任務犧牲生命之民防自衛隊員在天之靈,他們功業彪炳,永昭天日,倘若沒有「古寧頭大捷」,則無「823戰役」勝利,實乃兩場為國家爭取到調養生息機會與空間之關鍵戰役。因而金門設有「古寧頭戰史館」及「八二三戰役紀念館」,堪稱舉世無雙,讓人嚮往,永垂青史。
鴿頌和平,璀璨金門。連串隆重「823戰役」紀念活動,頃自8月19日起陸續推出,爰特在此誠摯呼籲,至盼大家付出愛心,化「戾氣」為「祥和」。唯有「離戰」,才能生存;唯有「和平」,才有「幸福」,當大家享受當前厚實經濟建設成果,亟需大家用心體認「金門精神」,學習「金門精神」,肯定「金門精神」,使之發揚光大,尤應隨時提高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棄私務公,化異求同,團結一致,再創新猷,則一切紀念活動更有價值。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