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綠茵及庭園都更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4

日前李縣長會勘「金湖鎮環島東路等路段道路工程」時,決定保留大部分原本要移除的榕樹,李縣長認為,文明的城巿,不能沒有樹。此事緣於金湖國小右側緊鄰黃海路的二十一株榕樹及其他樹種共數十株,因興建有遮雨棚之學童上下學步道,故要移除之,引來縣長關切並重申:文明的城市,不能沒有樹!
誠哉斯言!此論早已引起地區有識之士關注與采聲;但我們願站在更高層面上來論述之:且引瑞士企業集團對世界各城市評比的話,文明先進的城市是因蒼木翠草的綠茵及建物庭園化而來的;而建構此宜居元素最方便且最節約的方式就是「樹林、草坪、庭園」!若我們以此眼光來看待現有金門社區,除雜亂傳統聚落外,所謂新建的透天住宅、電梯大樓,則多是醜陋不堪的「水泥販厝」,不僅匠氣十足,毫無現代美學工藝,最重要的是,竟無綠化觀念及空間,十足停滯在上世紀雜亂無章的荒村景象。
尤者,有不少鄉親竟誤以為擺設一些盆栽就是綠化,豈止是貽笑大方而已!因此我們且以「樹林、草坪、庭園」理念來論述之。依John Howkins之意,所謂的樹林、草坪就是一個人與天地共存共榮的生活空間。具體而言,藉由「樹林、草坪」的「綠色海洋」,將城市社區浸泡其間,而城市及衛星市鎮則如同島嶼般分布在一片綠色海洋中。也因此,在先進國家城市甚至規定在工程時,必須在水泥叢林中規劃出綠色走廊,俾便將季風、海風引進市中心區。
也因此他們在施工建物時,均有共識,那就是一定保留天然之林石,因此常可見其屋形是不規則地以保留原有之林木,或在庭中留有當初之原始林、石等。而平坦處則是廣植草坪,且將維護草坪視同正常家庭支出來維護之;更有不少人是以維護草坪為職業的。因為他們堅信:蒼樹、草坪是世界上最佳的地被植物,具有穩定土壤、防塵、滅音的效用。而草坪更是一種可以讓人踩在上面做各種活動、遊戲等休閒生活的好地方;況且草坪具有散熱、靜音、吸塵的功能,且修剪整齊之草坪綠地,更能讓人有愉快、乾爽的作用,因此在先進國家中,草坪早就是一個城市景觀的靈魂。
最後是有關「庭園」概念,這是針對有關人工建物,諸如人行道、社區中庭、公園等公共設施,必須以「是一種建築風景的創造,亦是心靈沉澱的養生場域」為理念,使植栽的意象,與建物蜿轉取景,美化卻不流於匠氣,這才是現代化的金門社區;但放眼金門,全是水泥充斥之,既使是新建透天厝,出了家門就是水泥地,走出水泥地就是水泥圍牆,出了水泥圍牆就是荒草、雜物、圮敗建物等,別說毫無先進城市公共設施應有的「庭園」意念,簡直是住在貧民窟的富戶,如此理念,又怎不令人擔憂呢?
「是一種建築風景的創造,亦是心靈沉澱的養生場域。」且讓我們以「樹林、草坪、庭園」之元素徹底都更金門,不僅在呼應李縣長「文明的城巿,不能沒有樹」,更在於建構「新金門」於千秋萬世之偉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