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慶祝百年國慶效法辛亥革命精神

發布日期:
點閱率:612

今年十月十日,既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慶日,也是辛亥革命中華民國一百週年紀念日,欣逢「國慶日」、「雙十節」,舉國上下莫不熱烈展開各項慶祝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國父倡導革命,創建民國,拋頭臚,灑熱血,義無反顧,視死如歸,豐功偉業,永垂青史,與日月同光。各項慶祝活動,不只是表達敬仰方式,更重要者,則應緬懷先賢先烈為國為民而奮鬥到底所代表之多種核心價值。
追憶滿清統治,種族歧視嚴重,善良平民百姓,慘遭苛政壓迫,猶如置身水深火熱之中,到了清末,政府腐敗至極,官吏肆意搜刮掠奪,益使民不聊生,甚而不斷進行經濟、文化侵略。國父 孫中山先生目睹及此,深知中華民族已到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於是集合仁人志士揭竿而起,展開革命工作,組織興中會,自此先後發動革命行動十一次。其中以第十次「黃花崗」之役最為壯烈,犧牲極為慘重,但也促使清朝皇帝退位,而建立中華民國之一役,則是 國父親自領導之第十一次「辛亥革命」,又稱「武昌起義」,順利成功推翻滿清政府。
史冊記載,「武昌起義」革命行動,時值農曆八月十九日,以陽曆來推算,正是十月十日,對於國人來說,此日是一個特殊別具意義而且值得紀念之日子,因而政府立法明定此日為「國慶日」,也稱為「雙十節」,凡我炎黃子孫,豈可不思「見賢思齊」,團結一致,奮發圖強,向前邁進。
茲值國難方殷,如何延續實踐國父 孫中山先生之三民主義建國理想,乃是當前重大課題。也就是此時此刻,亟需大家同心同德,推動一個整體性改革創新建國工程,使之脫胎換骨,成為現代文明之國家。因此,隨著中華民國建立所啟動之政治體系改革,仍然是以追求國家現代化為目標,中華民國之建立,其實就是國家現代化之基礎,大家對此核心價值,非僅要有深刻體認,更要從這個角度去認識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歷史意義!
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就曾說過:「民國三十八年,許多人以為我們國家要失敗,但經過一個時期之奮鬥,我們仍然屹立在台澎金馬」;又說:「我們退出聯合國以後,很多人也以為我們要沒落,但我們比以前更進步,更團結,如就歷史上來看,中華民國不知經過多少巨大之變動,而我們都能不放棄原則,堅持自己之立場,終能轉危為安,中華民國才是真正我們之國家,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為中國人所愛之國家」。
由此可知,沒有「國」那有「家」,愛「家」應先愛「國」,一百年之後,能夠主導中國人真正「價值」者,則是今日台灣所感受到而實際得到之一切美好文明價值。諸如主權在民、文化創新、公民社會、均富和諧等理想。凡此,早已深入人心,從經濟到民主落實,已在台澎金馬實現。
總統馬英九也曾說過:「過去一百年,中華民國經歷許多艱辛,也創造光輝之歷史,在全球華人中。台灣堪稱政治最民主,經濟最繁榮之社會之一,尤其難能可貴者,我們之自由民主,已成為許多華人社會之典範」,相信這種「民國價值」,是全體國人同胞之驕傲,也是未來繼續邁進之力量根源。
隨著兩岸關係緩和,交流日趨繁集之際,維持現狀,行正走穩,仍係當前不二法門,緬懷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辛亥革命救國之理想,效法先賢先烈愈挫愈勇,百折不撓之精神,異中求同,同中化異,開創國家之光明願景,自是指日可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