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兼具生態環境保育與地方特色的旅遊
現代社會工作繁忙,生活步調,大部分的人一方面享受都市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卻又對枯燥乏味與充滿壓迫感的現代生活感到失望,是以常聞憂鬱纏身者眾。於是,透過旅遊活動來脫離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轉而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已成了當下主流趨勢。特別是親近自然找回生命的原鄉,業已成了旅遊產業重要的一環。金門,一個兼具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海上仙島,未來透過旅遊產業活動的發展可期。但因產業活動所產生的後遺症,如環境負載增加亦無可避免。如何兼顧環境保育使得發展得以永續,使得旅遊產業的發展不致淪為殺雞取卵,則是我們當思之要。
日前位於田埔溪左近的道路上設立了「水獺出沒,請小心」的交通號誌,一方面凸顯了地方政府重視生態保育工作,同時也增加旅客及地方民眾的注視與趣味性。水獺是一個地區中溼地環境的指標,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歐亞水獺,是金門自然環境的一項榮耀。但急遽減少的數量,可從一般民眾發現頻度的下降可見一斑,亦是對金門環境的一種警示。水獺族群與活動區域的環境及水質息息相關,對亟需水源保育工作的金門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指標。
過去金門縣政府即已了解到水獺族群大小所代表的自然指標,故經年累月投入了許多資源進行調查與保育工作。保育的目的除了監測金門溼地的自然環境,未來也可成為吸引觀光客的資源。以英國為例,許多旅客為了欣賞歐亞水獺的活動,而不遠千里來到位於英格北方的昔德蘭島。島上不時可看到水獺在海岸獵食、嬉戲,觀光客透過望遠鏡在遠處的觀測站內不斷的發出出自內心的歡呼聲。
過去金門縣政府也在部分流域設立看板(如:田埔溪的中游),一則提供教育解說,其次提醒居民注意及重視保育工作。目前歐亞水獺在金門所遭遇的問題和大部分開發或開發中的國家一樣,包含了:原始棲地的水泥化、限縮水獺族群的活動範圍及食物來源,使得水獺被迫和人類生活產生交集,其結果因而使得水獺遭受流浪狗的攻擊與車禍。如何保留棲地的完整則是目前縣府努力的目標!讓這種可愛也具有指標性的物種得以在金門生存,並成為金門觀光旅遊的一個賣點,也是樹立環境保育與產業發展得以平衡發展的典範。
為了讓更多的民眾瞭解到金門有這項獨特的生物資源,縣政府特別設計了這款可愛的警示牌,並於十月初在重要出沒路段完成安置。除了提醒夜間行進的車輛能減緩速度留意牠們的出沒之外,也是對於金門生態旅遊推廣的一種方式。未來可以有更多在金門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得以成為這類既有趣味性且又能提醒民眾重視生態保育工作的樣本物種。類似這類具有生態保育觀念推廣的旅遊活動,實則對於金門居民的永續生活是有正面發展的意義。發展兼具生態環境保育與地方特色的旅遊,可為金門發展更多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