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學繼往以法僑民先賢
第四屆世界金門日榮耀落幕,許多成功的金門海外鄉親不遠千里返鄉共襄盛舉,更是慷慨解囊支助金門大學的諸多建設。過去,許多金門人為了生活之故,篳路藍縷的下南洋,不知道付出多少代價,才有幾人得以開創大事業崢嶸顯耀。而過去僑民的精神,賺了錢就僑匯家鄉「起厝興學」。因為在金門人的心裡根深蒂固的知道,必須拉拔後代子孫,讓自己的後輩受良好教育,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本屆世界金門日再顯此一精神,僑民先賢不僅表現濃厚的鄉情,更舊時金門民風傳承的體現。
金門縣政府籌辦世界金門日之精神,除了號召海外僑民返鄉尋根,以解其思鄉之苦,更重要的是讓金門舊時代的精神得以延續。返鄉敘情、尋根追思,是旅外金門人深埋內心的情愫。不論國共內戰之前的艱困環境,還是後來的軍管年代,金門人都被迫需要往外發展。於台灣本島超過數十萬的旅台金門人,因交通之便近廿年來,旅台的金門人往返頻率得以增加。而遠赴海外發展的金門人及其子孫亦不遑多讓或更甚之,也只在近幾年內隨著金門觀光的開放,才陸續得以一償返鄉之夢。
彰顯先賢的成功事蹟,讓後輩子孫得以起而法之,是金門重要的中心思維。是以在各姓氏的宗祠中,樑上掛滿了過去祖先們的榮耀,目的無它即是為了後代子孫視其為標竿,起而效尤光宗耀祖。於現代人的眼光中,或許評之為舊思維,但事實上這種精神確實能激發子孫向上的動力。本次世界金門日許多成功的鄉親,其事蹟透過金門日報社連日來的刊載,不失為發人省思激勵後輩的範例。
本屆世界金門日正逢金門大學首屆掛牌,發展地區高等教育成了本屆活動的重點與目光所聚。也因此,在本屆世界金門日的助力下,金門成為大學島的趨勢更邁向前一大步。扶搖乘風而起,金門縣政府多年的經營下,結合金門大學得實現,為金門未來的發展找出一條可行之路。透過辦學培育出更多的人才,無論是本地子弟或是來自外地的學生,在金門學成之日也是展翼之時。待他日有所成就時,循著現今這些成功的先賢如楊忠禮博士一樣回饋金門,這才是金門精神的落實與延續。
除此之外,透過世界金門日的舉辦,喚起遠方的金門鄉親溯本,藉此行銷金門也是舉辦世界金門日的目的。這幾年開啟此風之後,顯見許多旅居海外的第二、三代金門人紛紛返鄉探親旅遊。透過他們的渲染,金門的風光可望成為許多國際人士的造訪誘因。事實證明,國際旅遊人士赴金前來已起了步,金門可望因此成為國際性的觀光地。
這些刺激與誘因,也是促進地區居民增長自我的機會與動力。過去因為現實的封閉,無可迴避的是我們喪失了不小的競爭力。本屆這些成功的海外企業家更是現身傳授一己之經驗,即使不會一蹴即成,但成功與學習的種子已經在年輕一輩的子弟們身上播了種。世界金門日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場海內外金門人的盛會,更是金門精神的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