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全程服務
──欣見縣政府為民服務再上層樓
當茲民主法治時代,公務員扮演著「公僕」角色,面對廣大社會大眾,為民服務工作列為施政重點,謹記在心,身體力行,已然成為各級公僕例行事務,務必奉行不渝。
縣政府為期落實「親民、愛民、便民、利民」四大服務主軸,長期以來,群策群力,竭盡心思,針對為民服務內涵,一再改革創新,謀求精進,劍及履及,惟恐猶有不及,服務無止境,讓人滿意最好。
緣此,縣長李沃士上任以來,特別借鏡首善之區台北市政府之作法,克服重重難關,籌設成立「1999」為民服務專線,如就金門地區而言,前所未有,堪稱首創。雖然為時不久,尚在循序漸進階段,卻是一項具有實際「便利鄉親」積極作為,正符社會期待殷切。
究竟何謂「1999」為民服務專線?具體服務項目為何?應該如何利用?又與往昔服務作法有何不同?凡此,或許仍有許多鄉親並不全然了解,必須賡續宣導,讓大眾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為此,縣政府除曾透過平面新聞媒體詳加報導,邇更責成業務主管民政局長翁伸金親自上線介紹,利用「太武之春廣播電台」開闢頻道詳作說明。如果府上已有收音機之裝置,可以利用早、中、晚廣播時段收聽便能了解,所謂「1999」專線,設在縣政府服務中心,民眾可以使用自家室內電話,撥接「1999」專線,一通電話,全程服務,凡屬縣府主管業務範疇,祇要鄉親接通「1999」電話,提出要求服務事項,有聞必錄,有問必答,處理有回覆,事事有結果,不必再為一件事情,來往公部門奔走,既省時又省精神。倘不滿意,可以再來,至於諸如發生火警或反詐騙等問題,則請沿用原有「119、165」專線電話,也可通報縣民服務中心整合轉請主管機關處理。
一項制度之建立與推動,都有一段歷史背景,縣政府期盼鄉親善用「1999」專線,大家告訴大家。政府早年推動「十大革新」運動,上自中央,下至各級政府機關學校、社團及民間大型企業,莫不熱烈響應,如火如荼展開,不惟成效立竿見影,深獲中外人士一致好評「政府做對事了」。繼而同時釐訂加強為民服務須知,通令全國各級政府,要求公僕全面貫徹執行,而也鼓勵公僕走出辦公室,親近民眾,爭取民心,那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頓時佳評如潮,亦且蔚成風尚,欣見縣政府重視民意,為了滿足鄉親需求,用心解決民瘼民困,頻在「便民、利民」工作上下工夫,「得民者昌」,屢試不爽,事事以民為主,值得肯定支持。
有云:「凡是走過,必會留下痕跡」,回顧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畢生為國為民,無怨無悔,曾於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排除一切艱難困阻,推動國家十大建設,履行政治革新,以身作則,親兵愛民,留下永垂不朽精神與史實,後人持續予以發揚光大,是國家與人民之福,彌足珍貴,如今政府依然沿襲其一貫犧牲奉獻精神,朝著「建設優先,愛民第一」之施政目標邁進,即「走對路,用對步」,持之以恆,齊力向前,就有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用心,一分成果,誠如縣政府派駐台北服務中心主任陳永富所說:為民服務,貴在用心,儘管客觀條件有限,祇要將心比心,時以「服務最樂」自我期許,讓鄉親得到實惠就是政績。
綜觀縣政府在推動為民服務工作方面,歷經三個階段,始自設置「單一窗口,全程服務」,其後實施每週一次「親民日,馬上辦」,再者即是「一處收件,全程服務」,茲又改弦易轍,精益求精,採行「一通電話,全程服務」,相信此一制度,將會提供鄉親最佳之服務,同樣也需大家持續鞭策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