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賄選不容污名化
隨著總統暨立委選舉選情的逐漸加溫,日前媒體披露,有「情資」顯示,金門立委選舉喊出島內「一票一萬元」的天價賄選行情,讓金門再度登上媒體版面,而且是以「賄選島」的惡名。
這樣的賄選價碼是否屬實?「情資」又從何而來?是否具真實性與合理性?或許這樣報導是想藉以杜絕候選人偷雞摸狗、投機取巧的行為,也或許真有其事,只是檢調單位證據尚未蒐集完整。無論如何,此類傳聞與報導,賠上的是金門整體聲譽,也讓金門再一次被污名化。
明年初的選戰雖然是中央層級的選舉,但牽涉區域立委席次,選情依舊緊繃,福建金門地方檢察署為加強反賄選,除循例聯合調、警單位成立查察聯繫中心,日前還特別走訪各立委候選人,遞交公開信,籲請各候選人共同支持反賄選,並邀請各候選人簽署反賄選宣言。參與此次立委選舉的楊應雄、吳成典、陳福海、許乃權、高絃騰等五位候選人也都熱情參與,並表示絕對支持政府查察賄選政策。
此外,由於離島地區有諸多鄉親旅居在外,倘若宣導工作僅侷限島內,成效有限。檢察總長黃世銘日昨回應有關「查賄不力」的指控時也特別強調,今年的賄選查察工作主要採取強力查賄與加強反賄選宣導,雙管齊下進行,尤其金門、連江地檢署反映有關旅外鄉親的部分,反賄選宣導可能鞭長莫及,黃世銘也特別召集金門、連江鄉親群聚密集的台北、板橋、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六個地檢署檢察長開會,要求六個地檢署各指派一名專責檢察官,協助金門、連江在台灣本島作聯合反賄選宣導工作,成效頗佳。
經過檢調單位近年來的努力,投入大批人力,強力查察並防堵賄選,只要有證據,絕對辦到底,查賄成效頗受民眾肯定,一定程度上也已有效遏止賄選歪風。但日昨媒體這項「萬元賄選」的報導,由於價碼實在高得嚇人,再加上金門有小三通的地利之便,「赴海峽彼岸廈門交付賄款」等新式犯罪手法,果然獲得國內新聞媒體的大肆報導,國內四大報之一的自由時報,甚至以頭版頭條方式刊出。
深究這項報導內容,過去金門地區各級民代選舉,曾傳出三千至五千元的「行情」,也曾經在前次「三合一」選舉中有過縣長、議員、鄉鎮長「三合一買票」,一萬元全包(包含旅台返鄉機票)的傳言,但傳言始終是傳言。此次選戰尚未正式開打,一下子就驟然傳出立委「一票一萬元」的消息,是否屬實,啟人疑竇。有人就合理懷疑,這是不是一種「哄抬價碼」,想讓有心人士望之卻步、知難而退?
倘若上情屬實,「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法,傷害的是金門整體形象,一掃所有金門鄉親顏面,讓外界誤以為金門的賄選情形愈來嚴重。進一步想,倘若屬實,賄選如此猖獗而有關單位竟束手無策,豈不臉上無光?這樣的報導也等於否定了檢調單位近年來對反賄選工作的投入與成效。退一步說,倘若「一票一萬元」的行情屬實,我們也要鄭重呼籲檢警調等相關單位,應立即強力查察,所有鄉親更有責任共同揪出害群之馬,迅即將賄選者、受賄者繩之以法,端正選風,掃清金門「賄選島」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