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承擔生存權捍衛生命權

發布日期:
點閱率:656

──檢視第八屆立委選舉金門候選人的兩大政見方向
第八屆立法委員、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二○一二、民國一○一年元月十四日就要投票選舉產生了。藍綠對決,泛藍廝殺,電視辯論、口水戰、文宣戰的火藥味相撲之外,身處在國境另一端的金門,無可避免是這一波選戰烽火的介入者、演出者,在政見與策略、發展與方向的提出與論辯中,金門人又發現了甚麼?看見了甚麼?
回溯一九九二年底金馬解嚴、終止戰地政務的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幾位候選人,包括國民黨提名的吳成典、國民黨自行參選的陳清寶,以及民進黨徵召的翁明志,所拋出的政見多不離解決土地、醫療、交通,鬆動軍事限制,加速開放觀光,乃至戰役補償等議題;解嚴三年後,一九九五年底的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金門三黨一派五選一,選情空前激烈,陳允火、陳清寶、吳成典、張天欽、許水增等五名候選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政見主軸,亦即廢除層層限制的《金馬安輔條例》特別法,紛提出以《金馬澎離島振興條例》、《離島建設條例》、《金馬地區發展條例》等替代條例,或設置金馬特別行政區、制定金馬獎勵投資法令。那一回的立委選戰,因為有共同的方向追求、實踐,再歷多年努力,終促成了立法院於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三讀通過《離島開發建設條例》,明令「得先行試辦金門、馬祖、澎湖地區與大陸地區通航」,也才有了二○○一年元月上路的金馬與大陸「小三通」。
身為國會議員,監督政府施政,審查中央預算外,立法委員的最重要權責就在於「立法」,修正或廢除不當的法令、法條,要不就提案,另訂符合全民利益的條例。無疑的,影響深遠的《離島建設條例》是金、馬、澎立委站在金馬發展共識下的代表作。
金門立委選舉,從金馬解嚴後的第二屆,走到「小三通」開航多年的第八屆,已歷二十載、七次選戰,期間除了廢止《金馬安輔條例》,推動《離島建設條例》立法外,再如金馬自衛隊員的補償、國軍軍事勤務致人民傷亡補償等,都是立委問政的重大成績、經典作品。
二○一二,金馬解嚴二十周年了,金馬與大陸「小三通」也邁入第十一年了;此際的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從各候選人所提出的政見中,也可檢視出當前金門人共同關切的兩大議題方向:國家公園與醫療環境。五位候選人中,其中的陳福海、吳成典、許乃權、楊應雄都拋出了檢討金門國家公園的管制面積、限制範圍,並要求儘速「將未完成徵收程序之私有地還地於民」(陳福海),「縮小國家公園,佔用民地一律市價徵收或解除分區規定」(吳成典),「檢討國家公園管制面積,加速金門繁榮」(許乃權),「重新檢討軍佔民地及國家公園土地相關問題。全盤檢討,並合理保障縣民權益」(楊應雄);再是醫療問題,也與國家公園同等獲重視,陳福海要「積極推動署立金門醫院改制為國家級教學醫院金門分院,爭取醫護人力與預算」,吳成典要「加強離島急重症醫療診治及轉診計畫,推動署金成為榮總分院,提升鄉親健康與生命權」,許乃權要「提升醫療品質,爭取醫療資源及服務網」,楊應雄要「醫療品質在地升級,健全急重症後送機制,力爭醫學中心設金門分院,保障縣民健康」。
此次立委選舉的兩大政見主軸:國家公園,關係島民的生存發展權益;醫療環境,影響人民的健康生命權。在金門社會解嚴開放二十年後的今天,不再有《金馬安輔條例》軍事特別法限制,金廈兩岸和平繁榮也因「小三通」穩穩前行。擺在眼前的兩大現實,是國家公園的限制與醫療資源的困境。殷殷期待金門選民們所選出的第八屆立委,能勇於承擔金門人的生存權、捍衛金門人的生命權,突破金門現實困境,為金門發展而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