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各級組織運用發揮最大服務功能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檢視縣政團隊整體表現,所見所聞,政績亮麗,努力打拚,獲得肯定。
縣長李沃士曾在去年年終歲末縣府擴大主管會報指出:為民服務,貴在「將心比心」。舉凡基層民意反映,應即馬上處理,能做就做,然則說明,對於重大活動,尤應注意逐級回報,唯有掌握社會脈動,適時採取因應對策,劍及履及,政策政令更能貼近民意。期勉所屬同仁袍澤,大家一本初衷,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錯,再接再厲,為鄉親謀取最大福祉,至盼舉一反三,積整向前推進。
所謂民意反映,具體而言,民眾之心聲,政府應有作為。惟以民意並不盡然形諸於外,事事清楚表達,仍有藏之於內者,胥賴公僕主動深入接近瞭解,不待民意將其訴求標的反映出來,而能「將心比心」,運籌帷幄,主動展開服務。也就是「聽得見,看得到」之焦點問題,更應認真面對,妥善因應,異中求同,同中化異,多為民設想,化阻力為助力。因為,不知民眾所想為何?所需為何?服務工作難以落實,民怨接踵而至,亦且有礙政策政令之推行。因此,應以民意為依歸,有聞必錄,逐級反映,迅作處理,已然成為新年度推動政策政令努力之目標。
諸如民意殷切期待提昇地區醫療水平,事關民眾權益與生命,不容等閒視之,儘管署立金門醫院念茲在茲,滿懷想盡到最好服務,然而畢竟力有不逮,無法一次到位,也就無法盡如人意。為此縣政團隊賡續針對問題,結合各方力量,期盼突破難關,讓問題早日得到圓滿解決,凡此種種,社會大眾看在眼裡,牢牢記在心裡,但不以暫時獲得善意回應為已足,而是急待看到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實現「醫師動,患者不動」之服務諾言。換言之,提昇地區醫療水平與醫療服務不能打折,更應「將心比心」,苦民之苦,讓事實徹底改善,停住腳步,得過且過,或隱而不宣,皆為服務工作之大忌,縣長李沃士有感而發,要求各級主管務必落實民意回報與處理,厥為公部門反省與努力之方向。
再說:民意由下向上回報,本是施政工作之一環,讓下情上達,也是貼近民眾,紓解民困不二法門。何妨在善用行政組織,社會團體層面著力,除了直線指揮系統之外,多元基層民間組織,包括村里社區發展委員會、守望相助服務隊、老人會以及各姓氏宗親會等等,可資隨時聯絡,由上而下探求民瘼民隱,此乃公僕所能為,祇要用心運用,能量不言可喻。
回顧戰地政務實驗時期,蒐集民意制度健全,上下聯絡管道暢通,任何地區角落發生問題,不虞匱乏下情上達,如今雖然物換星移,時空有所演變,然而服務對象與服務空間,未有絲毫改變,為能提供優質服務,靈活運用組織至關重要。
此次金湖鎮公所洽公滿意度抽查,成績名列前茅,其中最大關鍵,則在團隊服務態度改變,又能落實掌握社會脈動,熱忱貼近民眾,如果全體公僕同仁「將心比心」,使之蔚成風尚,由點而線,全面落實執行,不惟能夠促進行政效率提昇,相信也能贏得口碑。
想到不如心到,心到不如做到,消弭民怨,爭取民心無捷徑,既辦公也要辦事,公僕爾俸爾祿,尤須飲水思源,依法行政,更要「將心比心」,靈活運用組織,將服務功能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