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選後金門的發展與定位﹗

發布日期:
點閱率:712

激情的總統及立委大選終於結束,沒有意外的,執政的國民黨在金門依然拿下亮眼的成績,但民進黨的支持度卻也創下了歷史新高。民進黨的陳滄江議員甚至打算兌現選前「三步一跪」的謝票承諾。在多數鄉親們的眼裡,選舉激情演示,真的只是一時的,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當選者如何兌現自己的選舉承諾,引領金門走向一個更美好的起點,才是至要的關鍵。
關注地方政治生態的鄉親們或許會發現,以往被視為鐵板一塊的「宗親牌」,已逐漸生了鏽,起而代之的,可能是縱橫的組織力,更可能是新生代、新移民、台商候鳥,甚或是旅台鄉親,對金門的未來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這樣的態勢及前提下,金門的選民結構已起了根本性的變化。國民黨的總統票未逾九成,卻已是國內各縣市中得票率最高者,但民進黨的得票數能一舉躍進,卻更代表了一個事實:對於金門的未來發展,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會有更多元的想法。而行政機關的滿意度,永遠也及不上民眾的要求,亦是必然的事實。在這樣變動的民意下,代議士或民選首長應要有更好的政治敏銳度,才能滿足選民日益挑剔的胃口。在此同時,選後的走向,仍值得我們關心,謹提出以下兩點,供各界參酌。
其一,政策的指標。本屆總統及立委選舉,馬總統對金門比較具體的承諾應是馬總統宣示:「讓金門未來扮演兩岸關鍵角色,其建設發展當然不能比廈門差。」這樣的宣示,無疑的,對金門的發展定位做了明確的闡述,但總統的這些政策宣示,還要時間方能具體落實;也因如此,政策落實之前,金門可能暫時陷入發展上的窘境。縱是投資人都看好金門在兩岸關係上的一手好牌,卻始終不能確認「春燕」何時能來?於是乎,蹉跎觀望者、圈地逐利者、渾水摸魚者,總能在餘裕間遊走,這樣的態勢對金門的未來發展不利。冀望馬總統在無就任壓力下,能積極的走出自我的歷史定位,也冀在「中央地方一條心,金門建設一定興」的施政原則下,金門能早日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開創更亮麗的明天。
其二,選風改善。本次選舉在選前依舊「賄聲賄影」;除了檢調偵辦中的「幽靈人口」案外,或許尚有其他賄選情資難以獲得有效證實。賄選若無法有效遏止,將予候選人有更多心存僥倖的機會。事實上查賄、抓賄僅能治標,無法治本,如何具體的落實選民日常的法治教育,讓民主素養可以深植人心,才是法政部門平素應該努力的重點。與其在選前打老虎,不如在平素便造就老虎無進食的機會。民主的真義,在於如何運用「民主的遊戲規則」選賢與能;「歡喜做,甘願受。」想要高水準的代議士及民選首長,就要有高素質的選民。鄉親們更須了解,金門的民主未來,正由我們在寫!
選舉是暫時的,選後的日子照樣得過。對金門而言,這次的選舉結果將是金門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接受何種政策走向,展現何種民主風範及素養,在在考驗著金門頭家們的智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