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平潭惠台實驗區vs.金門自由貿易區

發布日期:
點閱率:718

──正視旅台同鄉「關心金門座談會」所發出的兩岸聲音
大陸發展海西經濟特區,金門恐被邊緣化?金門是否應立即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政策,是否應立即推展兩岸自由貿易特區,也可否比照港澳模式開放大陸遊艇停泊?
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上午,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在永和區怡人園餐廳得和店舉辦「關心金門座談會」,由名譽理事長張邦育、理事長黃獻平聯名邀請、主持,一百多位旅台同鄉赴會,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立法委員楊應雄、林德福、張慶忠,以及金門縣政府研究室主任陳朝金、社會局長方天吉、衛生局長陳天順、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茂春等地方行政主管也都列席參與座談,可說是旅外同鄉團體介入金門公共事務發展,最具規模與議題性的一次討論會,值得觀察、重視。
「關心金門座談會」共設定了五大討論題綱:一、是否應立即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政策?二、是否應立即推動金門成為兩岸自由貿易特區?三、金門縣政府或金門國家公園可否立即啟動大型軍事博物館計畫?四、金門可否比照港澳模式開放大陸遊艇停泊?五、擬定一個符合金門發展需要的有關土地及都市計畫的特別法令,以符合實際需要。
五大議題的推動主軸,主辦單位建構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馬英九以堅持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的大陸政策尋求連任成功,今後四年,兩岸政府必定會有更多促進兩岸和平及經濟交流活動的發展方案出爐,包括台灣必將持續擴大陸客自由行,開放陸資投資、陸生就讀;大陸也會擴大促進兩岸交流活動的力度,諸如推動兩岸和平試點建設的廈門金融中心、平潭島對台經濟特區;此外,ECFA實施後,兩岸貿易生態的丕變也已產生全方位的影響。金門是台灣最接近大陸的島縣,也將是受兩岸政策衝擊最大的地區,面對多變的兩岸環境,金門如何因應,何去何從 ?
「關心金門座談會」中最受到同鄉憂心、關切的議題之一,無疑就是大陸正全力推動、發展的海西經濟特區,要將平潭島作為惠台的第一實驗區,未來台灣居民可持身分證入島、台灣汽車可直接登陸、台灣手機不必漫遊、台灣商品免檢免稅、新台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台灣與大陸的電視報刊自由流通。另外更興建大型人車交通船計畫航行平潭到新竹航線(航程兩小時,比金門到台中航程短三分之一以上)。
主動權完全操控在大陸當局的平潭兩岸自由特區案,已對兩岸交流第一線的金門,廈門地位產生改變。面對、因應之道,「關心金門座談會」裡,與會者提出馬政府應立即推動金門成為兩岸自由貿易特區,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建議訂定《金門自由貿易區條例》,將主動權操之在我們手裡,同樣許可大陸居民到金門可持身分證入島、手機不必漫遊、商品免檢免稅、新台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立委楊應雄則建議經建會規畫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外,應優先讓金門成為自由經濟先行區。
無論是「金門自由貿易區」或「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外,也牽涉到金門的現實建設條件,例如金門缺水缺電,交通也不便,因此在「關心金門座談會」中,再拋出是否「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議題,一旦金廈大橋建成,也將實現「金廈一日生活圈」。
大陸海西經濟特區計畫的平台惠台第一實驗區,已對金門的兩岸交流優勢構成隱型威脅,也對金門的經濟發展產生衝擊,「關心金門座談會」裡所匯集的聲音,讓金門化身自由貿易特區的方向,值得正視、推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