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來瘋談新金門的格局
林書豪魅力風靡全球;「林來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現象,根據搜尋引擎Google最新統計數據,以「林書豪」為關鍵字的全球搜尋總數近5億筆,不僅超越籃球大帝麥可喬丹、足球金童貝克漢等體壇巨星,更擠下「台灣之光」王建民、曾雅妮及吳季剛。其中有關的「搶人」大戰,更是令人深思:到底林是台灣人?中國人?乃至韓國人等無聊、膚淺之話題,乃至引起美國議員為此當面向馬總統吐槽,強調林是「道地的美國人!」針對此種充滿民粹、資本主義色彩,乃至政客炒作的話題,不但無助於世人對體育之正面功能,更無形中喪失了公民格局教育的機會。
根據哈佛大學2005年的一項研究:從古今中外之歷史中可以發現到,一個偉大而傑出的人才,一定是出身於偉大而傑出的環境;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這個城市一定是個多元、開放、自由的社會!這當中自然有其足夠的理論基礎及田野調查,且不言之。但其中一個最廣為人知的道理,那就是:一個有格局、有視野、有遠見的城市,基本上都具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廣納各方人才!如古羅馬,如古長安,這些城市不僅充斥各種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種族、不同出身的人長居其間、工作其間,進而貢獻其間:如古長安的東突厥人阿史那杜耳,做了大唐的大將;韓國人高仙苙更是盛唐名將;日本人阿倍仲麻吉,更曾任中國鎮南都護等等史例,也因如此,才能展現泱泱大國的氣度及胸襟。
就如同今日的美國一樣,因為聚集了全世界各種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二戰之後,更成為全世界人才匯集之地,也才造就了今日美國身居世界首強之國力,甚至於黑人之後都可擔任總統。當然不可否認,種族問題至今仍是美國最困擾問題;但至少在官方及教育上,是不允許有種族歧視出現的,這就是開放格局之所在,這也正是我們今天立論之所在;那就是,要想重振新金門,那就必須有此種胸襟:打破「你是金門人?」之胸襟,以海洋般之胸襟,廣納四海之內有志之士,幹練之才來金門,這才是重振金門之至道,更是我們吸取學界及時事後應有之作為!
「任何人都是金門人!」只要你長住金門,長期為金門之未來、為金門之福祉、為金門之人民設想者、關心者、實踐者都是金門人,這才是重振新金門應有的格局。誠如美國那位眾議員向馬總統直言的:「林書豪是道地的美國人」一樣,凡是認同美國政府、認同美國文化、認同美國建國精神的都是美國人。同樣地,不管來自何地,只要是認同金門、關心金門者都是金門人,這才能將餅做大,這才能將格局作大,如此才能吸引各方能人志士長住金門,共同建設金門,這種格局與觀念,應是我們在「林來瘋」之餘,應有的省思,且以此共勉之:共建新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