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發展需要中央政策傾斜
此次大選在金門拿下將近九成選票的現任總統馬英九,昨日再度來到金門HOME STAY,一方面向高度支持他的金門鄉親表達感謝,同時也於感恩茶會中再次強調:「金門發展絕對不能輸給廈門」。誠哉此言!但欲達此目標,金門還需要中央更多的政策傾斜!
馬總統此番特地來到金門與鄉親「交心」,實不枉鄉親給馬總統近九成的高度支持。直言之,經歷此次總統與立委大選,國人不但將馬總統以高票再次送進總統府,金門也選出一位執政黨籍的立委楊應雄,真正應了李沃士縣長所言:「中央地方一條心、金門一定興」。換言之,就當前的主客觀環境而言,正是對金門最有利的時刻,因此未來四至十年,將是金門發展、起飛的黃金關鍵期。
然而,我們必須指出,金門與對岸廈門僅有一水之隔,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廈門市由於有「特區」的加持,三十多年來經濟與城市發展突飛猛進;相對而言,金門因為戰地政務的束縛,不但解嚴比臺灣晚,還有桎梏多年的先天不足有待一一克服。
昨晚「與金門有約」及珠山的「鄉親座談」中,馬總統指出,醫療綜合大樓等硬體建設將在近期內完工,承諾未來將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醫療資源進駐,並協助金門培育在地醫療人才。水資源的部分,從馬總統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中央對「大陸引水」似仍有「疑慮」。至於金城鎮石鎮長針對金廈小三通所提出的「招收陸生」議題,希望教育部給金門大學更大的發展空間,馬總統則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檢討評估。
事實上,從馬總統第一個四年任期中,我們的確在金門看到了很不一樣的改變,包括兩岸小三通的全面開放,金門大橋的核定與動工,國立金門大學的升格,以及諸多政策的支持。針對當前金門鄉親關切的重大議題,馬總統昨日也已有回應與承諾。
至於攸關金門未來發展的「角色」與「定位」等議題,基於言責,我們必須提醒,金門、馬祖兩個兄弟縣,在全球冷戰時期擔負了「前線」的特殊角色與責任,同樣走過戰地政務與「安全與輔導條例」的限制,解嚴時間比起臺灣晚了好幾年,發展起點也無法與臺灣其他縣市相比,因此,特別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甚至是政策「傾斜」!
馬總統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諾,金門的發展,絕對不能輸給廈門!欲達此目標,我們認為,改善當前民生問題自然是當務之急,也相信在中央與地方的攜手合作下,短時間內當可獲得改善。但我們要強調,金門更需要的是中央在政策上的「大破大立」。
誠如馬總統所言,金門過去的確曾是殺戮戰場,未來還要積極扮演「和平大道」角色。然「角色」扮演背後,需要的正是政策上的支持,石鎮長提出的「招收陸生」,以及鄉親期待的「大陸引水」,甚至「金嶝大橋」或「金廈和平大橋」等議題,也都是所謂「中介角色」的一環。我們期盼中央能站在更高的戰略角度思考金門定位,大膽讓金門擔任政策試驗場的角色。也盼馬總統多聽聽鄉親心聲,政策上向金門大力傾斜,方能帶動金門解決桎梏多年的問題,掌握未來四到十年的關鍵期,由中央與地方攜手,為金門共創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