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出版品文化軟實力
以「綠色閱讀」為主題的第二十屆台北國際書展甫落幕,這個展示從過去、現在、未來,有十六、七世紀的晚明古籍、摩西五書及至當今引領潮流的電子書、閱讀載具,充份呈現閱讀行為改變及情境的主題書展,讓我們體現到自古到今,閱讀是人類不變的美好行為;而即日起在國家圖書館展至三月三十一日的「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金門文化局亦有兩種出版品《金門百年庶民列傳》、《我要獻上一朵花》入選、參展,島嶼閱讀進入城市發聲,也展現了金門另一種文化軟實力。
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係以該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申請國際標準書號(ISBN)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的出版機構為基礎,就民國一百年(2011)出版數萬種圖書中,推薦、遴選出九十九家出版社的一百八十種圖書。金門文化局與民間出版業者一起參與競逐。結果,有兩種出版品出線,也是唯一入選的縣市政府地方出版品,這個成果得來不易,證明金門官方出版品水平的優質化,與民間具規模的出版機構已形成知識出版競爭力。
金門縣文化局入選「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的圖書,按國家圖書館的引介,《金門百年庶民列傳》的特色「在探討近代百年來,金門人幾經戰亂折騰,在歷史夾縫中求生存,交織成的一篇篇大時代詩歌。以金門歷史背景為經,以政經、軍事、社會、移民及兩岸變化為緯,以時代為切片,書寫金門人的故事。計有《風雨江山》(本土篇)、《金色年代》(經濟篇)、《戰地阿嬤》(婦女篇)、《獅城人語》(南洋篇)、《浯家新婦》(媳婦篇)、《東渡之歌》(遷台篇)六冊。」另對《我要獻上一朵花:爺爺和我的金門戰地之旅》的特色介紹「以一對祖孫介紹金門的戰地景觀。曾在金門服役的爺爺,重回舊地,看見的是年輕時的回憶,孫女則是用現代角度、觀光的心情來看這些戰地景觀,兩人視角不同,一開始雞同鴨講,逐漸有了交流,最後的坑道音樂會,象徵新舊融合。書中採全景繪畫,附金門戰地景觀繪圖及多項軍事設施如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軌條砦、地雷網等解說,可當故事閱讀,也可做為旅遊參考」。
《金門百年庶民列傳》以本土觀點書寫金門人的生命經驗,《我要獻上一朵花》以外地眼光描繪金門的戰地變貌,不同視角切入金門的歷史時空,形成有趣的對比閱讀,亦展現了金門故事的豐富性。兩種叢書與年度其他出版社如天下遠見的《賈伯斯傳》,聯經的聶華苓《三輩子》、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元神館的《為義捐命:拯救台灣的日本影武者根本博》,遠流的魏德聖《導演‧巴萊》等知名著作在數萬種出版品中脫穎而出,同獲國家圖書館「台灣出版TOP1│2011代表性圖書」,金門的出版實力獲得肯定,金門文化能見度也相對得到提升。
金馬解嚴二十年來,過去荒蕪的文化出版隨著《金門學叢刊》的開端、《金門文學叢刊》的接續,迄今已累計四百餘種文史出版品,屢獲金鼎獎、國家出版獎甚至國際的法蘭克福書展,波隆那書展的肯定,此次再入選國家圖書館代表性圖書,文化出版綠洲已漸成型。
在政府與民間全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當下,從金門質量齊揚的出版品身上,也看到了發展文化軟實力的豐厚性。光環的背後,主導文史出版的金門文化局,也必須以更堅實的企劃力、行銷力、續航力,為金門出版品挖深織廣,密植深根,才能建立金門可長可久的出版品文化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