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觀光向前衝

發布日期:
點閱率:670

我們素來以「文化金門,觀光立縣」奉為圭臬,對於觀光的發展,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植,實質與非實質傳統的維護,在縣府不遺餘力的推動下,目前已有所成效,從逐年擴大辦理的城隍季規模,縣長御駕親征,帶領各局室相關人員戮力奔走,積極攏絡台灣本島各縣市,甚至對岸有關當局,建立彼此間親密的友誼關係,加之以陸客自由行的政策開放,蒞金觀光人次屢創新高,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觀光像股票一樣,短期操作容易畫地自限,需長期投資方可永續經營,掌握回頭客的青睞,讓人每每來金總能嘗鮮「屢試不爽」,或是享受一種別處找不著的獨特感受,讓遊客玩瘋了「上癮」是最高境界。
觀光設施與內容萬不可一成不變,不會有人願意花同樣的錢來看同樣的東西。最近同樣身為台灣離島之一的澎湖,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花火節」,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朝聖,花火的絢爛美麗為大眾所喜愛自然不假,要煙花,身為全國最富庶縣市的我們,豈不容易?!但數噸數噸的煙火所費不貲,放完,就沒了,它是動態流動性的形式,稍縱即逝,不若金門具有許多難能可貴的軍事遺跡、唐宋以降的歷史遺址……等等富有深刻文化底蘊的設施,與之拚搏曇花一現的東西,不如在我們既有的獨特性上做文章,畢竟,南宋儒學大家朱熹沒去過澎湖,「燕南書院」也沒有設分院在別處,除馬祖外,誰還擁有盤根錯節的地下坑道、鬼斧神工的碉堡,在在都是金門的瑰寶。
近年來,國防部陸續開放許多軍事管制點,交由縣府主導規劃開放觀光景區,有關單位可得多動些腦筋,舉辦真人實境表演秀以及坑道裡掛繪畫作品展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亦十分常見,另外再不時帶入一些較為特別的元素,像是坑道式的免稅商店,或是特別的裝置藝術,不失為注入活水的一方良藥。國內著名石雕大師朱銘,曾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朱銘美術館」園區展出以陸海空三軍為主題的石刻展覽,延續其代表作「太極」的風格,人物刻劃並不完全寫實,但粗曠的線條中仍能傳遞出深遠的意境讓人易懂,並且因應美術館園區的地形地貌,將每座藝術品排列得貫串主體,融合於大自然中,有採用粗鋼纜構成的降落傘連接整塊實心石頭雕塑而成的傘兵,很自然地從天而降,還有照原比例打造的大型艦艇上,擺滿了海軍健兒,船艙、甲板各有各的動作,十分震撼人心!月前縣府為體現「新羅搶灘」歷史,曾與國防部交涉拉一艘已退役的搶灘軍用艦艇來放置,然因要價高昂,且後續維護不易而作罷,不妨移植朱銘的海軍石雕模式做為替代方案,似乎也未嘗不可。金門現有石頭造景不少,若能將與朱銘藝術相同的概念帶到金門島,和軍事設施相結合,在文化觀光上應可相得益彰。
世界閩南文化盛會在金門已然悄悄拉開序幕,來自全球各國各界的嬌客將雲集於此,硬體設備需要時間慢慢建設,但軟體素質則仰賴鄉親共同表現,將最優質的金門文化呈現在貴客面前,讓外賓回家後,都能對金門行印象深刻、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說讚!雖說金門在此次「十大觀光小城」的票選結果中,站上了前五名之列,但我們可不能鬆懈,繼續延續氣勢,加把勁站穩腳步。大夥兒們,我們要做好榜樣,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向前衝,為金門放手一搏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