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揚母教發揮親職教育功能
親恩浩瀚,天下兒女莫不趁著母親節來臨之際,用盡心力巧思,以不同型態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全縣暨各界也在此時擴大舉辦母親節表揚大會或活動,同時透過媒體,把「為母則強」、「含辛茹苦教養子女有成」的情節,一一披露,讓社會普遍體認母親的偉大,喚起大眾的感恩心。
母愛慈恩,編織著溫馨的家園夢;人子因有了母愛的滋潤,擁有幸福;社會因著每個家庭的親職功能,而能成就敦親睦鄰,打造祥和社會。
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社會變遷加劇,家庭結構漸失傳統功能,尤其雙薪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新移民家庭、犯罪者或被害人家庭、身心障礙者家庭、家庭破碎或失功能之家庭,卻因為迫於生活現實,忙於應付紛至沓來的情境,或者爭逐名利、事業發展、人際應酬;或者面臨超時工作、血汗待遇、朝不保夕。因而出現對子女的愛逐漸褪色,陪伴子女的成長動力日漸弱化,再也無力駕馭曾是自己的心愛寶貝。於是乎或輕忽教養,或縱容不管,親職效能不彰。
我們認為再怎樣形式化的活動或舉措,都只是表象的「成功典範」,那是一時的光鮮亮麗,最重要的是藉著母親節活動之際,呼籲各界,正視加強親職教育,發揮功能,才是當務之急。
學校每年都要辦親職教育活動,不論學校再怎樣挖空心思設計,邀到什麼名家學者來傳授親職教育之道,往往流於「曲高和寡」,無法激起家長的普遍參與,來的總是少數「成功典範」,或者只為了領便當或贈品,不來的總是自認沒有問題的「問題父母」。他們總是振振有詞:我要上班;或者有時間應酬,沒有時間來參與學校活動;或者認為孩子既然交給學校,那就是老師的事,如果有事,隨時叩就可以了。
須知人心是會變的,世事是「無常」的。恩愛夫妻會因為「小三」而導致家庭革命;現在家庭幸福,難保永續;眼前可愛的稚子,怎能預料那一天突然會變成離家出走,演起「艋舺」裡的兇神惡煞,敗壞家風的壞小孩?只有經營親子之情,學習如何做個有效能的父母,發揮親職教育功能,才能挽住孩子的心,維繫長久的幸福。
我們在此要呼籲家長們應排除萬難,主動及熱烈參與學校所辦的親職教育活動,學習經營家庭,增進親子互動與共學成長之新知。為了建設家庭與子女美好的未來,參與親職教育刻不容緩,更不應以各種藉口逃避。
我們也認為,有競爭力的父母,來自能發揮親職教育功能之父母或祖父母,因而才能造就充滿希望,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懂得發揮親職功能的,必是模範母親或是模範父親、代間教育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