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永逸解決居住正義
金門房價狂飆、民眾需要居住正義!日前縣議員陳滄江在議會中,提案要求縣府興建「合宜住宅」抑制房價,讓地區青年有機會能購置住宅,彰顯政府照顧地區民眾的用心,落實「住者有其屋」的理念。連署該提案的議員還包括林金量、周子傑、謝東龍等人,彼等在提案中表示,金湖鎮市港段二十七筆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案明顯以高出市價三倍的行情得標,造成金門土地價格狂飆,進而建議:為抑制金門非良性的刻意炒作,嘉惠金門年輕族群,縣府應該停止第二期招標案,並配合土地區段興建「合宜住宅」,以公有住宅來抑制金門近年來失控的房價,讓地區民眾能夠購屋入住,根留金門為家鄉打拚。誠哉斯言,但我們更要進一步建言,不但要解決居住正義,更要解決長久以來「居住不美」之憾,這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居住正義之真義。
就都市進展而言,「合宜住宅」,讓住者有其屋,僅是未開發中國家之都市目標,是人類食衣住行中最基本,也是最低層之需求,諸如民國50年代之國宅。但以今日金門現況言,以目前中華民國治下之現況言,這種最低層的需求已不是金門住民所需要的,終究那是近半世紀前之現況。易言之,現在金門所需要的是先進國家對都市的基本需求,都就是「居住之美」的社區需求:一處具有現代化且便利化的生活機能、寬敞且庭園綠化的公共設施、呈現美學建築意象的現代化建物,進而以其美學意境,符合都市整體美學之住宅,這就是「居住之美」;更是現代化都市之基本需求。若不及此,則勢必重現昔日國民住宅之悲劇,徒留一批現代「貧民窟」,因此,各先進國家莫不對此投入重大人力物力,以策都市願景,道理在此。
就金門現況,環視金門建物,尤其是住宅,幾乎是清一色尚停留在「販厝」或「店面」等醜陋不堪之水泥建築,不但毫無美感、欠缺公共設施及社區管理等觀念,對住宅周邊環境、建物自身與周遭整體美學之規劃,等等現代化住宅應有的理念,坦言之,不但住民毫無所知,甚連相關部門、施工單位恐怕也並不熟悉,若不改正之,欲求金門之未來,豈是椽木求魚而已。
因此,我們強烈建議,何妨利用此一時機,引進台灣、乃至國際名建築師,由相關單位統籌,建構具有金門特色之國宅,一種在混凝土叢林建物中,規劃出一綠化開放空間;一種人與大自然和諧的空間美學,更重要的是,此合宜且現代化之住宅,必須配合嚴格管理制度、租賃制度,才可竟其功。前者保障居住及生活品質;後者有效抑住土地飆漲,確保前者之實現,且進一步吸引各地菁英份子進駐金門,這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居住正義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