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崩世代逆勢迎未來
前些時候,日本才為其國內「悲慘世代」出書,我國日前也出現了「崩世代」的稱號,目前我們正面臨著油、電、民生物資、房價樣樣都漲,就剩薪資不漲的壓力。大家勒緊褲腰帶生活,叫苦連天。正處於社會中堅的六、七年級生,奮鬥大半輩子,可能有半數人得當一輩子無殼蝸牛,對他們來說,一切似乎都在崩解,而這就是所謂的「崩世代」。
國內整體環境不佳,與此同時,就像數十年前的台灣經濟奇蹟一般,相比鄰的對岸中國大陸正處於經濟起飛之際,為了改變其國人的工作觀念、視野,大陸也開始向國外招手,以高薪聘請世界各國優秀人才,其中,亦不乏我中華民國。我國在大陸設廠的台商為數眾多,近幾年前往大陸任職高階主管的人才也日益增多,此一現象,令人憶起金門的發展困境。金門因為島內工作環境難與外界比擬,許多鄉親選擇前往台灣島內,或者出走海外打拚,在地人才留不住,也缺乏外地人來奮鬥的意願,不禁讓人擔心,台灣會不會成為金門的翻版,而金門又該如何擺脫停滯發展的陰霾,從崩世代中披荊斬棘,開拓出光明大道。
七○年代,政府勵精圖治大刀闊斧推動十大建設,國內經濟飛速發展,站上亞洲四小龍之列,所創造的「台灣奇蹟」,為人津津樂道,更讓對岸大陸人民無比嚮往。兩岸開放以來,即有不少大陸人透過各種方式來台淘金,甚至歸化成為中華民國的一份子。然而,數十年光陰過去,「龜兔賽跑」的故事似乎開始在你我周遭浮現。近年來方興未艾的世界金融風暴,多數國家受到波及,歐美國家仍舊在試圖復甦,過去實行共產主義的中國大陸,反倒撿了便宜,經濟上受傷最輕,成了這波資產重分配戲局中最大贏家。縱然大陸隱患仍多,人民普遍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諸如:隨地吐痰,服務態度差,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爭先恐後,路上各式各樣車輛橫衝直撞、猛按喇叭、不禮讓行人,黑心商品浮濫等,不文明行為隨處可見,就連身為一級城市的北京、上海也不例外,令人搖頭。但幅員偌大的土地、十三億人口,仍成為全球國際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正因如此,臺灣人才藉天時地利得到青睞,被視為國際人才,以高薪聘往大陸發展,讓他們有個學習模範。此時此刻,如果臺灣這隻白兔再不思改進,仍舊躺在大樹下睡覺乘涼,不用多久,烏龜就會爬過我們身旁。
金門長期以來飽受人才外流問題困擾,過去是戰爭因素,受軍管、戒嚴箝制,現在則是因為需要時間建設,創造就業發展機會,讓人才有發揮空間,方能永續經營。單以人才引進而論,中國大陸有不少值得借鑑之處,他們採取的政策是依個人學歷、經歷,提供極高的福利與優惠措施,吸引、獎勵在地人才返鄉服務,遇自身人才不足,需開拓視野時,就積極向外招手,在招才之際同時積極培育在地人才,過程中看似現實,卻不啻為大陸發展國力的一種獨特方式,值得細細思量。
當前,許多主客觀條件都對金門有利,就近期透過媒體進行的多項調查及票選活動,金門登上了「最有幸福感城市」,榮登「十大觀光小城」,擠入「臺灣最佳觀光縣市」之列,金門大橋等幾項重大建設也如火如荼進行當中。金門的商業環境已經大大不同,以速食店、藥妝店、連鎖餐飲業及兩大成衣品牌的相繼進駐,即可印證此一轉變。此刻,正是金門發展的最佳時機,政府部門在環境的營造上尤需持續努力,民間亦需體察時勢的流轉,攜手合作,方能突破困境,逆勢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