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資源談金門國家公園的地位
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陪同行政院長陳冲來金視察之際,曾前往金門國家公園視導並聽取簡報,李部長提出,水資源是各項產業發展的基礎,更是金門要成為國際級觀光休閒島或是養生醫療健康島的前提,他呼籲各相關單位能共同保護金門水資源,並思考水資源如何有效再生利用。
的確,水是金門最重要的觀光資源,尤其是地下水,更是金門主要經濟來源---金酒的主要原料,也是離島金門產業發展的前提,李部長擁有海岸侵蝕與保護的學術專長,深知地下水資源若得不到自然生態涵養,在人為過度超抽地下水資源的惡果,導致海水侵入地下水層,這對金門將是毀天滅地無法彌補的浩劫。
相對於,李部長一針見血點出金門發展的重中之重。質言之,水資源保護不但是金門產業發展的命脈基礎,也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條件。金門解除軍管三年後設立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有別於台灣高山型、海濱型的國家公園,以生態保育為目標,而是以保育與活化利用金門特殊的戰地風情與人文景觀,以及對島嶼生態景觀的維護為主要目標。經過十餘年發展經驗,金門國家公園對金門文物與環境維護貢獻巨大,有目共睹,包括修復閩南古厝並活化利用為古厝民宿,成為金門旅遊的最佳賣點,也是遊客重遊意願的第一名。其他如水頭洋樓群僑鄉文化展示、雙鯉湖濕地環境教育展示,以及翟山與九宮坑道等軍事遺址展示等等,都是目前金門主要觀光據點。
然而,隨著兩岸朝向和平發展,金門面對廈門與福建海西區快速蓬勃發展,深恐因落後而被邊緣化,加上過去因戰爭的延遲必須迎頭趕上,金門鄉親與金門在地政府的發展規劃上,與國家公園發生緊張與衝突的頻率漸增,因此,金門國家公園的定位,已到了必須重新檢視的時候,例如文化保存不一定非由內政部管轄不可,當前營建署的相關資金、人才與技術,也還有加強空間。由此,各界是否應深思,國家公園似應回歸生態環境保育本業,而金門國家公園經營目標則擺在維護金門島嶼生態永續發展上,包括李部長所強調的水資源的維護與保育,而將行銷與發展觀光業務交由其他更專業與財力更好的政府與民間身上,如此較能避免並徹底解決保育與發展混淆不清的現象。
誠如李部長所言,內政部應該要與金門建立實質夥伴關係,將過去一段時間的衝突,化為水乳交融的合作關係,朝共同的目標合擊共進。因此,我們認為金門國家公園應定位在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為主,尤其應以保護與涵養水資源為要務,適度縮減佔金門島四分之一的國家公園範圍,當前尤應避免與民衝突,許多歷史古蹟維護文化保存應交由更專業的機構,至於推廣觀光更應以民間力量與資源為主,結合各界力量,為金門共創和諧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