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嶝攜手重現歷史記憶

發布日期:
點閱率:1,014
字型大小:

攸關金門存在的歷史地景,經中共文物普查發現,「大嶝島金門縣政府舊址群」終於在二○一二年六月九日整修動工了。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隔海以〈金嶝攜手,共譜一段兩岸文化史〉為題發表專文認同支持,強調「藉由此一歷史建築的整修,見證了金門特殊的歷史身分與關鍵位置,更可做為金門奠定文化重鎮根基的重要平台」。遠在金門本島境外,卻與金門歷史發生密切關連的金門縣政府舊址群的整修,不止是一處歷史建築的修復,更是一段歷史記憶的發現、人民情感的連結。過程中,兩岸又如何才能異中求同,攜手重現一段歷史記憶?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之際,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為文強調,建國百年的滄桑歲月,惟金馬伴隨中華民國旗揚一百年。的確,台澎土地因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日本殖民達五十年,迄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中國大陸即不再屬於中華民國有效治權。福建省境的金門縣,即使經歷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的八年日軍占領,但遷至大嶝島的金門縣政府仍持續縣政運作,前後歷任九位縣長,保住了金門免於從「中華民國」消失。
與金門一衣帶水、最近距離僅隔一千八百公尺的大嶝島,自古以來兩地雞犬相聞、關係綿密,語言相同,民俗相同,嫁娶往來亦頻繁;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經由福建巡撫許世英向中央呈報獲准,金門脫離思明縣(廈門)轄,正式獨立設縣治,劃大小金和大小嶝等四個主要島嶼成立金門縣,大嶝屬金門縣第七區,區內設嶝東、嶝西、小嶝三鄉。從地理區的緊鄰再到行政區的相連,產生了「金嶝一家」的不可切割情感。
一九三七年的大東亞戰爭,日軍強占金門,致金門縣政府、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等單位遷往大嶝田墘村鄭氏族人約2,698.6平方公尺的建築群進行行政運作,共計七處辦公室所:金門縣政府總部、文書房、保安隊址、縣政府會議舊址、縣政府鹽兵樓、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國民黨金門縣黨部書記處等;前後計九位縣長在此任職:鄺漢、陳文熙、周秉彝、韓迋爽、顏德桂、韋淡明、李天賜、何朝元、葉維奏。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縣府遷回金門本島,以及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大嶝島金門縣政府舊址群漸淡出金嶝人民的記憶,也因鄭氏族人星散各域,乏人管理維護。二○○八年十月「世界金門日」在翔安登場,居閩廈的金門同鄉許伯欽、宋奇盈等人發表〈翔金攜手合作‧保護抗戰遺址;關於進一步保護大嶝島上金門縣政府舊址群的思考〉調查論文,引起金廈人民重視;二○○九年,在大陸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門縣政府舊址群十二幢閩南紅磚古厝建築群被列為當年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大陸中央文物部門再進一步將之列入「涉台文物保護單位」,撥款三百萬人民幣進行整修。
涉及到中華民國金門縣史上一處重要的抗日、行政建築群,如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部門主導、著手動工整修,其過程也必然面臨政治解讀、文物文件蒐集陳列及空間活化等課題,兩岸官方與民間如何取得合作共識、文化互動,忠實保存、呈現一段兩岸人民共同的政治、文化記憶,金門縣政府又如何跨海支援參與、攜手共護舊址群?這一切也都是需要面對、深 思的課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