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幸福有感﹗讓離島教育事業成為地方發展利基﹗

發布日期:
點閱率:760

依據台灣競爭力論壇2012年針對全國22縣市的調查,金門縣的幸福指數排名第1,李縣長的施政滿意度則排名第9。2012年遠見雜誌「22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李縣長的施政獲得4.5顆星的評價,在分項的調查中,教育施政滿意度達70.8%,排名第1名;觀光休閒施政滿意度66.9%,排名第9名;醫療衛生施政滿意度41.0%,則排名第22名。此項結果與縣府委託國立金門大學於2011年所進行的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近似,滿意度最高的「教育文化大學島」,達80.4%;接近整體政策滿意度的則是「國際觀光休閒島」,滿意程度為62.7%,評價最差的政策是「醫療健康養生島」,則僅有35.1%表示滿意。
幸福該怎麼衡量?歸納而言,「幸福指標」最重要的項目為經濟發展、政府善治、健康與教育、環境品質以及社會網絡。金門因各項的補助,加上人口密度較為稀少,工作與生活競爭壓力小,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比較幸福,而具體獲得民眾的認同。顯示當前金門縣整體的發展讓民眾有感,縣民的幸福感即反映在整體的施政滿意度上。金門縣堪稱是全國民眾最羨慕的城市,獲利穩定的金酒帶給縣民優厚的福利,李縣長祭出各種補貼措施,吸引優秀學子赴金門就讀高中職與大學,企圖將金門打造成教育文化大學島。而在此議題上,金門大學的逐年成長,即是繁榮產業、培育優質人才、創造未來競爭力的主要根基,特別在經濟效益上明顯帶動了學區周遭的消費、房地產與租賃商機,以及提供了地方服務業所需人力,其正面經濟社會效應,亦將逐漸回饋給所有金門鄉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展教育文化的事業上,地方的努力必須獲得中央政策的協助及排除以台北看金門的偏差觀念。舉例而言,日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與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視察金門教育業務,在金門大學舉行座談會時,金門農工陳校長提出,中央補助該校設備經費不足,使證照考場及校內所需設施無法正常運作;又如金門大學學生人數持續成長,但經常性經費預算偏低,每位學生所獲得之補助是國立大學中敬陪末座。離島學校沒有鄰近縣市或同儕學校資源可供支援,中央必須摒除以台北看金門的角度,針對離島學校的特殊處境給予足夠之資源,才能避免學生受教權益受損。
除了金大的師生人數快速成長與擴充外,銘傳大學金門分校的開辦與招生也是帶動地方教育產業的重要大事,特別是兩校努力針對陸生招生及擴大台生、外籍生的招生與交流學習,均是回應地方發展大學島的重要工作。金門有最佳的幸福指數,也有接近五星級的施政滿意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離島的資源與環境仍然無法比擬台灣的都會區,當前除了一般性的學生獎助外,藉由「離島建設條例」及相關發展規劃的協助,採離島例外方式,如以高額獎助吸引拔尖學生前來就讀,提逐年提升分數位階,或成立「離島教育發展基金」,強化整體教學設施資源及強化師資,發展特色教學,讓離島學校能在適當的資源條件下健全成長。
金門的幸福有感,連前來金門就讀大學的學生也能感受到這些福利與榮耀。不論是金大籌設中的醫護學院,或即將招生運作的銘傳金門分校觀光學院,都是呼應了「醫療健康養生島」及「國際觀光休閒島」的發展需求,這也是藉由教育文化大學島的成功政策引領其他政策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希望這樣的幸福與滿意,讓更多的學生、青壯人士前來金門並願意在此就學、就業,讓金門的人口與經濟結構重新調整,地方亦能隨之而起,共享共榮!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