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光環加持看見金門藝術家能量
──李錫奇榮獲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的啟示
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於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揭曉得主名單,七類別中,金門籍畫家李錫奇摘得藝術類桂冠,躍登榮獲國家文藝獎金門第一人,不獨肯定了他的現代藝術創作的成就,也對金門土地孕育出的創作者挑戰、晉入主流藝術領域產生鼓舞力量。來自金門的李錫奇獲獎,除個人特質外,亦深具時代、島嶼意義。
經過多次被提名,與台灣本土重量級資深畫家激烈角逐,這一次;李錫奇終於得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審委員全數通過,榮登國家文藝獎得主寶座,可獲一百萬元獎金及獎座。來自金門,現年七十四歲的李錫奇,評審委員讚賞他「作品深富東方人文意涵,材質又具實驗性,對推動台灣現代藝術,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也有重大貢獻」,獲知自己得獎,李錫奇謙虛地對來訪的媒體表示,「這對我來說是個開始,是個鼓勵」。
戰地烽火中,一九三八年出生於金門金沙鎮大地村,成長於金寧鄉北山村的李錫奇,一九五五年金門中學初中部畢業,因具繪畫天分,獲老師推薦保送至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學成後原擬返鄉執教,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爆發,阻斷了他的歸鄉路,自此留居台灣發展,投入現代藝術創作半世紀,一再展現驚人的藝術能量,作品涵蓋版畫、書法、水墨等,繁複多樣的創作風格,被譽為「台灣畫壇變調鳥」。
赴台之初,已嶄露藝術頭角的李錫奇,一九五七年,十九歲時即在台北師範學校首次個展,出校門後,是中國現代版畫會創辦人之一,也是東方畫會會員,得過日本第五屆國際青年藝術家展評論獎、菲律賓第二屆亞洲版畫第二大獎等國際大獎。始終堅定藝術信仰、堅持藝術創作,風格從六○年代抽象的野獸、七○年代書法與西方造型的整合、九○年代的湖北漆畫,二○○六年《台灣美術家名鑑》評論他「不變的是對中國文化的探討、是持續對焦的『再本位』創作,企圖去除文化、政治上朽壞的部分,以實驗精神、解構手法,從傳統創生新藝術」;二○○九年國美館為李錫奇舉辦個展,亦對他提出藝術評價,「李錫奇不只是一個創作者,他為台灣現代藝術的推廣與引介留下的蹤跡,絕無法抹滅」、「在台灣現代藝術的歷史裡,李錫奇的親歷性、延續性,除了是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影,也是一個時代的創作者」。
做為一位離鄉五十多年,在現代藝術領域被高度肯定的國際知名畫家,尤足可貴的是,李錫奇的金門本土意識、鄉情感始終濃厚,在中外任何展覽都不忘強調自己是金門人,亦為刺激、提振家鄉的文化藝術能量,多次帶領兩岸、國際藝文人士組團回金門推出兩岸三地文學之旅、金門詩酒會、碉堡藝術展、台灣現代畫洄游海上絲路等活動,乃至於倡設金門現代美術館、打造金門和平聖地,近期又爭取到第二十八屆亞洲藝術展主辦權,定二○一二年十二月在金門登場。但這樣一位熱烈擁抱故鄉土的藝術家,許多想法與做法,或因曲高和寡,或因主客觀環境因素,並未獲得在地熱切、具體的回應、推動,其中如建美術館一案,構設了二十餘寒暑仍止於紙上談兵,再如具金門特色的詩酒會、詩酒節,也未得到持續的力量。
得到國家文藝獎光環加持的李錫奇,此時更需要的是更廣大金門鄉親對他藝術還鄉理念的共鳴支持力量,早日讓他的藝術品、文化行動在金門原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