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祖博奕公投通過後的省思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3

馬祖博奕公投於7月7日以四百多票的差距通過,並拿到了離島博奕的第一張「門票」。值此同時,媒體亦關注金門、澎湖之於博奕的未來動向;報載,現階段金門和澎湖縣政府對博奕公投的態度冷漠。馬祖博奕公投過關,似未在金門、澎湖激起太多漣漪,何以至此?或許我們也可藉此機會討論一下離島博奕的未來。
離島設置博奕的法源在於《離島建設條例》,條例中何以增設此一條款,有一說是放眼於離島的未來發展,更有一說是「病急投藥」,能否藥到病除,在國內因欠缺實際執行經驗,實也莫衷一是、無從置喙。然就在中央法令不備、公共論述不足的前提下,公投過半但實質僅佔「百分之二十」的馬祖公民,依舊主張同意設置觀光博奕,普遍的認知是馬祖鄉親們藉此表達對中央現行基礎建設落後、憂慮被邊緣化的心聲,更彰顯了馬祖人期待藉由博奕改善生活、促進經濟的期待。問題是,這樣的期待真能美夢成真嗎?我們且從以下幾個面向進行探討。
其一,法令規章之不備。依規劃,未來的博奕必須附設於國際度假村中,且有一定的面積及設置限制;我們且不論未來《博奕專法》會不會順利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單是命令層次的度假村規制、後續經營管理要件等,尚乏明確的規劃及作法,「前途茫茫」恐不足以完全形容其處境。再者,依法令設計,《博奕專法》之管轄權在中央,而投資業者亦有相當的自主權利,那挾在其中的地方政府,以及關連程度最重的地方住民,其權利義務,以及是否具有發動退場機制之設計,一概未明,一紙公投票附帶的政策風險,至今少人與聞。離島民眾將未來發展寄望於混沌的未來,好一點的說法是賭一把,實則猶如「盲人騎瞎馬」,將自身置於危境。
其二,基礎條件之不備。內政部長李鴻源於馬祖博奕公投通過後指出,馬祖存在交通、水、油電、腹地等四項先天條件不足困境,這又是全國第一案,令人擔憂「連江縣政府不Ready(意指沒有準備好)、中央也不Ready」。李鴻源認為,決定主管機關前,應先釐清發展的原則方向,以及中央與馬祖的期待。由此可見,離島博奕不僅是地方搞不清楚狀況,中央相關部會同樣是狀況外;如今,馬祖將國際度假村需求的基礎建設拋回了中央,而中央卻一切不Ready,我們究竟可以期待離島博奕何種瑰麗願景?
其三,資訊對等之不備。博奕到底好不好?除了是經濟問題,還是一項道德命題;目前相關論述汗牛充棟,然而在實際辦理公投說明會前,正負資訊之披露是否對等,又是否經過充分的公民論述程序,卻沒有根本的限制及規定。離島之於民主政治已是邯鄲學步,要決定諸如博奕如此重大的公共政策,中央卻採冷眼旁觀之姿,除了放任財團釋放不對等的訊息外,對如何確保行政中立亦乏具體明確的管制措施,甚還有投票人數不必過半的放水條款,依此,公投出來的結果否能代表住民們真正的民意?還是依循著劇本走,只為打造一座博奕的空中樓閣?
總之,在這許多的「不Ready」下,我們只能合理的懷疑,中央這項離島博奕政策是玩假的!而金門和澎湖縣政府對博奕公投的冷漠態度,也絕對是理智判斷下的必然結果。我們認為,中央有責任、有義務正視博奕課題,早日完備相應立法及基建規劃,並以相應的行政作為,架構公共政策論述機制,讓正反意見得以充分表述,才能讓離島公民透過公投自決離島博奕政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