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體時艱開源節流──由地區用水吃緊談起
頃據媒體報導:地區用水吃緊,金門期盼境外引水計劃方案,儘快早日定案,此乃老生常談問題,久懸未決,亟待中央正視,促使水到渠成。
回顧往昔,金門駐紮十萬大軍,每日軍民生活用水,胥賴就地汲取供應,如果風調雨順,自然不虞匱乏,惟以海島氣侯變幻無常,一年四季,雨量稀少,為應實際需求,爰將水利建設列為施政主軸,軍民聯手,致力於全面挖塘築壩,強調兼具軍事與經濟核心價值,如今印證水資源之開發,貴在持續恆久。
諸如太湖、田浦、金沙及蘭湖、陵水湖等五大湖庫,肩負著地區用水重責大任,不惟解決了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用水問題,儼然也是金門經濟發展最大後盾,試想倘若沒有這些穩定金門用水之湖庫,影響所及,惡性循環,許多料想不到問題,都有可能湧現,乃至牽連阻礙地區整體經濟發展與進步。
因而,眾所樂見縣政府落實推動水資源政策,而也支持縣政府劍及履及,下情上達,積極爭取中央促成境外引水計劃方案。
過去兩岸僵持,雙方對立,則曾多次發生用水不足供應,祇得借助軍艦自台運載來金增補,甚至也曾發生有人跨村偷水,以應日常所需等情事,茲此時空推移,環境改變,兩門洞開,每日往返兩岸三地交流參訪攬勝者,絡繹不絕於途,未來幾項重大建設次第完成,屆時日常用水勢必相對增加,何況,熙熙攘攘人潮直線上昇,金門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特別是「水資源」問題,亟需中央伸出援手,給予地區助力與拉力解決。
又據自來水廠廠長王登緯指出:金門地下水超抽,地表水源不足,水質不理想,此乃地區長期所見情形,後續更應優先推動各項水資源多元開發及水源保育工作,改善現有設施,強化經營與管理相關作為,同時加速推動新建營山淨水場之計劃,以提昇地區自來水資源之能力,紓緩地下水超抽壓力。此對自來水廠服務團隊而言,任重而道遠,有位資深員工表示:為了貫徹縣長李沃士「水足質好」,讓鄉親滿意之任務要求,全體員工,上下一心,戰戰兢兢,全力以赴,雖然都非「水資源」方面「專家」,但個個具有「鑽家」之精神,發掘不少問題,值得鼓勵繼續向前。
縣長李沃士一再公開宣示:醫療、用水、觀光三大事,厥為施政重點主軸,尤以醫療與用水,俱與大眾日常生活健康密不可分,影響深遠。對此,縣政府頻頻集會共籌對策,不斷向上爭取改善提昇,並委託專家學者來金進行金門全島深層物理探勘,初步發現太武山南北側,可能有深層水源,縣長李沃士認為縣政府應扮演一定角色,投注更多之關心,朝著「地下尋找水源,而地上則要留住水資源」方向努力,促使縣政水資源政策能日精月進。
持平而論,縣府水資源政策宏觀正確,直探核心,對準問題,誠如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所長高瑞棋教授所說:「金門得天獨厚,好山、好水、好海洋,得有馳名國際金門高粱酒,帶來源源不斷之財富,社會福利辦得有聲有色,然而好水畢竟有限,如果持續超抽,有朝一日鹽分進來,首當其衝恐怕就是金酒老店不保」。語重心長,提醒大家務必珍惜天然水源,更應竭盡一切可能,秉持縣長李沃士一貫主張,朝著如何能讓金門地下水源進出平衡,保護金門水資源也讓經濟產業可以永續發展目標邁進,也要藉此呼籲大家共體時艱,履行「開源節流」,粒粒皆辛苦,點滴是貢獻,大家節約用水,也是愛家愛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