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鱟劇團演活一齣金門人的好戲

發布日期:
點閱率:685

金門縣文化局扶植的第一支在地化表演藝術團隊-「金門鱟劇團」,日前演出「七隻白鶴的故事」。這一晚,不落任何俗套,只有會心笑語、暖流交會,大家沉浸在那古老年代,領會先賢生命昂揚的身影,粉墨登場的是熟悉的金門鄉親,用的是金門話語,真正演活了金門先賢的傳奇掌故。
值得欣慰的是,「金門鱟劇團」成立才不過兩年,就已經從「孤芳自賞」、「默默無聞」中「脫穎而出」。他們不只關起門來演,而且用一整年時間,把舞台拉到各國小校園,用最親近的方式,把繪本演出來,把童話分享給小朋友。
令人感佩的是,每一場演出多少都要自掏腰包,每一次集會都是團員兼雜工,每一個人都不顧身分、地位,出賣形象,主角、配角與跑龍套輪流當,集合多元角色於一身。
既然號稱「金門本土兒童表演藝術劇」,所以大膽啟用兒童在戲裡擔綱角色,由小女孩幻化為七隻白鶴,翩翩起舞;由男童扮演年輕的皇上,威儀十足。台下的小朋友興奮的說:那是我同班同學。做父母的,識得台上表現稱職的「蔡復一」、「蔡半仙」等角色,詫異的說,原來她還很會演戲;熟悉地方事務者,辨認出唐麗輝議員、前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驚訝於他們客串很有特色。
這一群「金門本地表演藝術愛好者」,他們自不量力的傻勁,企圖把表演藝術的種子,紮在荒蕪的金門土地上。這群人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退休公教員工、有的是上班族,每一個都「不務正業」,只是想把人生際遇,藉著表演呈現出來。初期的鱟劇團,模仿紙風車、麥當勞、如果、九歌等劇團型式,把舞台拉近觀眾,把歡樂散播給兒童,所以演來演去都是童言童語,內容與情節也都是童話故事或繪本。可是這一晚,鱟劇團向金門鄉親宣告,他們是從金門的鄉野奇譚裡找素材,捕捉亙古祖先的身影,企圖拉近古代金門與現代金門的距離,營造一個老少咸宜的表演藝術團隊。這一次大膽而不平凡的演出,讓鱟劇團正式轉大人,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試圖詮釋先賢的掌故,非常有特色,也印證了當初文化局決定扶持這第一支在地化藝術團隊的決策,毋寧是正確的!未來若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政府及企業單位如金酒公司、維他露公司、昇恆昌公司等大力贊助與扶持,相信當能造就一個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表演藝術團隊。
  鱟劇團演活了一齣金門人的好戲!或許下一波能再接再厲,諸如「酉堂與黃百萬」、「落番」等故事,若能持續推出,造就具有閩南特色的鄉土劇團,則是指日可待!
鱟劇團不只是演出金門戲,更演出了另一種文創成果;明日,它將會是在文創園地裡盛開的奇葩,值得我們寄予厚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