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詩人島嶼文學迴鄉

發布日期:
點閱率:787

──余光中金門演講後的金馬文學特展期待
「高粱是憂鬱的特效藥/安慰愁腸,斷不了愁根」……,詩人余光中重回金門,親自誦讀並解說作於半世紀前的〈大武山〉,以及有感於經歷金門砲戰的老將軍過世後自後腦揀出的〈一片彈殼〉,從現代詩再以古詩音韻唱蘇軾的〈澄邁驛通潮閣〉、〈念奴嬌〉;情感飽滿、抑揚頓挫的聲韻,打動全場,也再一次讓世人讀到一座「詩島嶼」的力與美 ,余光中到金門掀起的熱潮,也讓我們為行將登場的《金馬文學特展》充滿期待。
國立台灣文學館預定二○一三年春天,開展為期一季的《金馬文學特展》,展出金馬與非金馬籍作家為這兩座島嶼留下的著作、手稿、影像及相關文學刊物,屆時除了可一探本島作家的創作身影,也可一覽洛夫、 弦、鄭愁予、商禽、管管、楊牧、余光中等當代詩壇重鎮軍旅或過客金門史詩,允為歷來最具規模的一次金馬文學特展,注入新的元素,也將補綴台灣文學發展史的不足,其精神與立意,正符合了台灣文學研究者應鳳凰教授於二○○一年出席監察院「如何維護並傳承金門的閩南與戰地文化」諮詢會議所倡言,「戰地或戰鬥文學在台灣文學佔很重要的地位,談台灣文學而不提戰地文學,那這台灣文學就是不完整的」。
國立台灣文學館開辦《金馬文學特展》前夕,與中國時報開卷版共同主辦,並結合台新銀行的贊助,推出「作家撒野‧文學迴鄉」活動,第四場選定金門,二○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在金門文化局;由詩人余光中跨海以《島嶼與寫作》為題講座,座無虛席的演講會,吸引了余光中的書友詩迷,連金門縣長李沃士也全場聆聽。講座過程中,余光中誦讀並解說多首與金門、廈門相關的詩作,包括〈大武山〉、〈一片彈殼〉、〈廈門的女兒〉、〈浪子回頭〉等,其中有作於一九六一年,以軍中詩人朋友的口吻詠嘆金門的〈大武山〉(太武山之誤),另有詩人感於自亡後砲戰老兵身上取出一小截彈片比千百舍利子更重的〈一片彈殼〉。從詩句中譜寫、解構金門,出現了戰火、老兵、高粱、風土,生出了島嶼的歷史時空,又從吟唱廈門的〈廈門的女兒〉、〈浪子回頭〉詩,有了金廈一體的和平氛圍。《島嶼與寫作》,詩人在金門留下了感動;同時,余光中也在演講後接受國立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的「榮譽講座教授」聘書,繼鄭愁予後,詩人進駐金門島、金大校園,豐富了島嶼的文學養分。
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動的「作家撒野‧文學迴鄉」,在金門這一站,藉助兩岸與華人世界著名詩人余光中下鄉進行的《島嶼與寫作》演講,提升了一座詩的島嶼的能見度,接續的《金馬文學特展》,將讓我們看到更多詩人、作家駐足金門時留下的傳唱之作,可能是洛夫的〈石室之死亡〉、鄭愁予的〈飲酒金門行〉,也可能是弦的〈金門之歌〉、楊牧的〈料羅灣的漁舟〉……,不同腳步的烙印、聲音的匯集,將更豐沃金門文學的土壤、燦爛金門文學的星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