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

發布日期:
點閱率:775

台灣遭逢蘇拉颱風肆虐,滿目瘡痍,雖然政府防救災已全力以赴,但蘇拉行徑詭異滯留時間長,仍造成各地災情慘重,特別是在降雨方面,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全台灣島63個觀測站單日突破500毫米(375毫米就是豪大雨標準)的驚人雨量,造成各地土石流災情空前慘重,農委會發佈的土石流警戒高達1161條,突破莫拉克風災519條的歷史紀錄,成為史上最嚴重的土石流災,未來復原代價沈重可觀、曠日廢時。
相對於台灣,金門在這次颱風除了往返兩岸機船受到交通阻礙,帶來兩天交通不便外,並未傳出任何災情,連一棵路樹也沒有倒下,幾乎令人無感。我們除了慶幸、感恩與惜福,金門在上天眷顧下越來越有「幸福寶島」的恩典外,在此建議金門縣各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應思考對於災情慘重的宜蘭、花蓮、南投地區等重災區,要及時伸出援手,特別針對重災戶給予實質的關懷與援助,讓他們早日脫離災害夢魘,要相信「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因果福報,往往會使自己受益不淺。
當然,我們「奉獻」本就不應想著去求取任何回報。然而許多國內外災難發生的「救災義舉」,事後都會出現料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對施恩者「形象塑造與改變」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在國際上,印尼是回教國家,印尼與美國原本關係不佳,但2004年底發生南亞大海嘯,印尼亞齊省災情悽慘死傷無數,印尼政府無力救災,不得不請求美國海軍陸戰隊協助救災,救災後,印尼民眾對美國人印象徹底改觀,兩國恢復正常關係日趨密切,多年世仇的土耳其與希臘也發生因災難救助兩國重新和好的故事;最近的例子,台灣對去年311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核災大量捐助,世界第一,患難見真情,日本社會極為感動,這兩年日客來台觀光飆升,不少日人是滿懷感恩心情來台旅遊的。
在兩岸關係上,2008年發生汶川大地震,台灣政府、企業與台商對災民的踴躍救援,對兩岸關係和緩與改善具有正面功能,2009年台灣發生八八風災嚴重土石流肆虐,大陸方面也對台灣受災區大量捐助,兩岸關係空前友善,也促進兩岸協商順利簽署多項協議。
兩岸關係和緩金門享有最多和平紅利、加上金酒兩岸暢銷供不應求,財政狀況良好,加上金門縣政府與鄉親積極奮發,金門逐漸拋開離島悲情,正往欣欣向榮的康莊大道邁進,此時金門有足夠的條件對台灣受災區主動伸出援手,相信這對金門人與金門整體形象提昇助益很大,「有愛心的地方就是最美麗的地方」,協助救災可以改變自己形象,金門過去曾經因為戰爭成為被救濟的對象,被悲憐的對象,此刻我們更應站出來協助苦難的人,如此會讓全體金門人的形象提昇,使台灣民眾有機會重新認識金門與金門人。
金門形象受神秘的離島、戰地色彩、加上長久以來金門高粱酒廣告等綜合影響,台灣民眾對金門刻板印象是「民風強悍、粗獷豪邁、堅忍不拔」等陽剛印象,金門要真正發展文化觀光,就讓世人重新認識「海濱鄒魯」後人,仍然散發著祖先「善良、慈悲與智慧」柔性魅力,且讓我們從積極行善、投入救災開始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