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邁向數位電視時代的省思
人類文明不斷演變,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是以文字紀錄為核心;工業革命是以蒸汽作為動力而引發的文明競爭;富蘭克林讓人們進入電子時代;愛迪生以電燈點亮世界,發明電影為人們帶來娛樂生活;默片時代與有聲電影,黑白與彩色,衛星導航與通訊傳輸,每一個世代都有不一樣的文明產物,使人們生活越來越方便,但初期都會帶來重新適應的陣痛。
由類比電視轉為數位電視,同樣的也為我們帶來適應上的問題。家庭中要享受高畫質的數位化電視,只有三個管道,就是購置新電視、在傳統類比電視上加裝數位機上盒、或者購買有線電視。
購置新電視,或者購買有線電視,對於低收入家庭之負擔,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加裝數位機上盒,對於上了年紀儉樸成性的鄉親長輩,使用上極不習慣。但這種初期不適應狀況會改善,適應後就會習以為常。
幸運的是金門搭上數位電視的俱樂部。這是經過多少時間、多少人力、花費鉅資,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從此,在數位體系內,從金門到台北到全世界,有如捷運一般可快速閱聽共同資訊,金門終於可以掙脫邊陲的地位,再也不是孤島。
數位電視,又稱為「數字電視」或「數碼電視」,是全面採用數位訊號來播出、傳輸、接收等的電視系統,與類比電視相比,可以消除雜訊和干擾,畫面清晰、穩定、音質佳;一個數位電視頻道可以播送三、四個或更多節目,試播頻道共可收看到16個節目;另外數位化的訊號還可以大量壓縮,其掃描線將增加至一千零五十條,讓我們藉由互動平台,就像操作電腦一樣,主動操控電視,隨時進行食衣住行育樂的資訊或交易,提供隨選視訊、計次付費等頻道服務。所以當我們閱聽時,會出現分割畫面、子母畫面、定格放大等,畫面更為活潑。
就硬體傳輸設施而言,我們已趕上數位化時代;然而,在行政效能方面是否跟著提升呢?當移動一根路燈,竟然燈具與電線桿是兩個不同單位負責,至少要二個禮拜以上;一件工程,建管單位、發包單位、地籍單位、防火單位、無障礙設施評估單位總是無法在一個月內就能協助主辦單位,這可不符數位化時代的需求。
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措施,是否能及時而付出關懷?例如:長期照護的判定標準,一定都要等到成為植物人以後才可以嗎?台金航線機位一票難求的窘境何時能解?申辦個案在數位化後,能否只填寫一次個人基本資料,就可以應用而不必事事重複填寫?
雖然所有的文明產物,都能「利用厚生」,帶給人們「便利幸福」;可是過度濫用的結果,同時也併發出一些令人憂心的負面效應。諸如:各聲色媒體供應五花八門的八卦、揭人隱私,批評攻訐,扭曲人心,錯亂價值觀;學童沉溺於電玩、電視、網路,而怠惰於學習,過於自我,不懂人際關懷等。
當我們進入數位化電視時代,必須有新的思維與見識。可多加利用,勿過度依賴,更應注重養身保健,運用數位化產品幫助自己運動強身。至於淫穢不堪、敗壞倫常、攻訐謾罵,會導致人心錯亂,混淆價值觀者,應拒絕接受。搖控器就掌握手中,可以選擇避開或拒絕閱聽,令其找不到市場,自然會停止。
數位化的快捷精準、生動多元,打開視野,讓我們彷彿置身於天涯若比鄰的世界裡;更要藉以利用,使之成為自己終身學習的利器;具有媒體素養,學會判斷與篩選,轉化各項資訊協助我們糾合志同道合者,快速凝結共識,「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錯」來解決公眾問題,改善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