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產業輔導強化產業競爭力
堪稱南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廣東「南國書香節」,於十七日在廣州市琶洲會展中心盛大舉辦。迄今已連續舉辦二十年的「南國書香節」,是大陸三大書市之一,今年首次邀請台灣各縣市參展,金門縣也在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與閩台書城的引薦下參與台灣館的展出。金門縣參加南國書香節展出單位有金門酒廠、王大夫一條根、一來順貢糖、菜刀、麵線、黑蒜頭等商家,展覽會場人潮洶湧,熱鬧滾滾,金門高粱酒及金門農特產品,頗受青睞,觀眾搶購甚眾。另外,金門文化局也提供了歷年來最具代表性的圖書出版品參展,各款圖書裝禎印刷及內容品質水平甚高,頗獲驚艷,甚受激賞。
近年來,在縣府大力的支持及輔導下,地方產業積極的走出金門參加各類的大型會展活動,產業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為掌握商機、開發客源,更重要的是可藉由同業觀摩的機會,體察到自我的競爭優勢與不足。按說,金門當是輔導地方產業積極走出去、提升自我競爭力,最不遺餘力的縣市之一;這些努力除了具體表現在參與會展時的經常性費用補貼外,致力於打造產業行銷平台、開拓產業更寬廣的參與空間更早是產業政策的主軸之一。特別是金門挾兩岸區位優勢之便,登陸參加各類型的會展活動,更成了行銷產業、拓展通路的必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政府積極投入輔導資源的同時,產業界、產業組織也應是更健全的發展機制,來加乘產業輔導的成效,達致產官雙贏的目的。以下謹提供兩個面向,供各界卓參。
其一,產業升級的必要性。對地方產業言,輔導只是手段,絕非目的。因為金門縣政財源的寬裕,縣府常年投入產業輔導的經費,可說從未間斷,然而,卻未能因此營造出產業升級的局面。換言之,金門的地方產業猶然存在著競爭門檻過低、同質性太高,以及特色差異化不足的問題。對此,公部門誠然應負起一部分產業政策的責任,但民間產業安於現狀,耽溺於眼前的利益,恐亦是產業發展停滯不前的主因。我們期待公部門善盡推波助瀾的角色,輔導產業界發起一場總體檢,檢視自身的不足,也認真省思一下自我的競爭利基,為產業升級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其二,群體利益的必然性。就兩岸市場而言,金門地方產業所能創造的經濟比重,著實無關輕重、微乎其微;也因此,縣府輔導產業積極走出去的理由,絕不僅止於提升商家的營運收益而已,其觀察重點應在於:創造了多少群體形象價值,又為地方產業營造了多少競市本錢。然而,商人根底上便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但若只專注於自我利益,而危害了群體形象,便有違產業輔導之初衷。我們毋庸去談「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的高調,但在凝聚個體向心力、強化產業組織功能、貫徹輔導制度上,著實還存在著眾多努力的空間。
總之,參加多元性的會展活動,乃是地方產業積極露出、行銷自我的必要手段之一。金門地方小,主動的自我行銷更屬必要,而金門產業要走出去,品牌形象的建立、群體利益的訴求、組織功能的調控尤為重要;而品牌化、差異化、創新化更是金門產業投入會展經濟,無可迴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