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牆從冷戰島到和平島

發布日期:
點閱率:738
字型大小:

──八二三砲戰五十四周年從北京《看歷史》雜誌看兩岸金門
「這道海峽很窄,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千八百米,划著小舢舨即可往來,這道海峽很寬,為了越過它,整整花了五十二年」;「一九四九年後,成為『軍門人』的金門人在無奈中走過了長達四十三年的『戰地』歲月,廈門對他們而言,成為一個遙遠的回憶,而今天的金門依然站在十字路口,它必須從過去的廢墟上重建」。
二○一二年七月號的北京《看歷史》雜誌,在「大歷史」單元製作了一個長達五十二頁的封面故事專題《海牆》,全面聚焦金門,以一九四九年的古寧頭戰役,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迄一九九二年解嚴,二○○一年小三通等幾個重要時間轉折點,全面觀察採訪金門在兩岸間扮演的歷史角色,並探索金門未來出路;在八二三砲戰爆發五十四周年、金馬解嚴二十周年之際,《看歷史》的《海牆》專題,也等於提供了我們從大陸方位、觀點看兩岸金門的窗口。
隸屬成都日報報業集團,在北京發行的《看歷史》雜誌,五月間派出記者何書彬等人從北京出發,一路經過廈門、金門、台北,深度採訪兩岸冷戰歷史下的金門島變貌、金門人心聲,於七月號第二十八期推出《海牆》封面故事,內容計分七個子題:〈一千八百米:這麼近,那麼遠〉、〈從金門到『軍門』〉、〈一個金門,兩塊牌子〉、〈近在咫尺的『遠嫁』〉、〈『海牆』下的水獺〉、〈從『冷戰島』到『和平島』〉,允為歷來大陸媒體,首次以大視角、大篇幅,並能以較平衡的角度、人性化的文字語言,看待金門這座島嶼的歷史、政治與人民。
《看歷史》雜誌試圖打破過去大陸媒體報導台灣政治、軍事的禁忌框架,在《海牆》封面故事一開始的引文即點出,「在大陸這邊,因為避諱的原因,金門戰役長期被官方歷史迴避,但在海峽的另一側,隨著『冷戰』態勢的形成,廈金海峽和柏林牆、板門店一起被視為世界三大『冷戰地標』│敵對陣營的交鋒,使得廈金海峽長期籠罩在緊張氣氛之中,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之後進入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造成〈一千八百米:這麼近,那麼遠〉裡多少閩廈未歸人的悲劇,再到戰地政務時期〈從金門到『軍門』〉中草木皆兵的軍事島,一場八二三砲戰後「國共雙方在廈金一帶達成一種奇特的默契,那就是用『單打雙不打』的方式,在形式上維持戰爭狀態的繼續」;隨著一九九二年金馬解嚴,告別戰爭、戰地歲月,二○○一年金廈小三通〈從『冷戰島』到『和平島』〉,金門縣長李沃士接受《看歷史》專訪時道出「金門是兩岸關係中的金門,我們衷心希望兩岸永遠遠離戰爭,邁向和平,戰爭沒有輸贏,只有生靈塗炭、生離死別,雖然以前兩岸有過不愉快的歷史,但是現在人們看到了金門,可以看到了和平公園、看到和平牆,處處感受到和平的思維和氛圍。可以這麼說,大家來到金門,看到的就是兩岸關係的一個縮影」。
在兩岸冷戰、八二三砲戰爆發五十四周年的今天,我們樂見大陸的《看歷史》雜誌能以大歷史的《海牆》看金門,並以〈『海牆』下的水獺〉為走過烽火的金門生態作了美麗的詮釋,「嚴格的戰地政務卻意外為野生動物營造了一片樂園,水獺即是受益者之一」、「如果水獺可以說話,牠們可能會說,這段時間的金門之於牠們,就像迦南之於摩西,乃是一片『流奶與蜜』之地」……。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