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橋談金門水域遊憩發展
日前交通部長毛治國,前往湖下視察金門大橋興建進度,期望金門未來在航站大樓、金門大橋相關建設的帶動下,以及商務旅館、工商園區的發包,成為兩岸交流之門。部長進一步表示,金門大橋向來都是金門鄉親及總統馬英九最關注的重大建設,他期望在金門大橋完工後,能藉由美麗動人的橋型規劃設計,躍升為地區觀光景點,同時帶給大小金門民眾更多便利性,諸如解決烈嶼鄉親急重症患載送就醫問題。誠哉斯言,頗值得就此議題論述之。
從先天條件言,金門海島,各項建設,尤其是觀光發展,當然是以水上活動為優先,從某種條件言,「金門大橋」的議題,何嘗不是因此先天條件而衍生的嗎?因此,細思部長之言,所謂帶動金門各項利基,其核心目標,應就是圍繞著此議題。就此而言,金門得天獨厚,較之於台灣各景點,尤其是水上活動,均有優越之條件,而且適合金門水域發展之休閒遊憩更廣泛,更不受時空影響,不僅適合衝浪、長泳、帆船競技等激烈水上活動,也適合戲水、泡泳等溫和水上活動;更適合親子活動之水上樂園。因此應充份發揮此邊際效益,才是呼應部長、地方志者之心聲,這才是最可貴,也最令人珍惜之處。
有了此種遠見後,若能妥善規劃,不僅可創造無數青、中、壯年之就業機會;其邊際效應所產生之利基,諸如交通、餐飲、住宿、資訊等商機更是生機無限,因此,如何以大格局之遠見,好好運用此一商機,實值得吾人用心思考。且就世界各進步且成功之城市言,任何商機要永續經營,一定要有社會永續性,也就是要有市場永續性的理念。因此,針對這個咱金門得天獨厚之天然觀光、休閒、遊憩之物華天寶,相關單位應立即著手規劃,聘請專家組成一委員會,招商開發。
進一步言,本項工程必須是由「海上休閒遊憩活動」,及有實務成功經驗之專家來主導,諸如有名的高雄市西子灣英國領事館開發成功案例;乃至如峇里島開發案,就是在專家指導引領下而成功的,畢竟術業有專攻。同樣,在政言政,官僚體制之公部門,最重要的是行銷此項政策、制定公平、有效率、具邊際效用之招商法規,做好完善之配套措施,如本報之前社論所揭櫫的諸般建言。也只有保有此種心態及作法,則所謂發揮「金門大橋」的邊際效率,才有問世之一日,這才是重振金門應有的格局及遠見,且以此與志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