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視環境永續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1
字型大小:

日前本報披露了地區金門高中生物教師莊西進針對水獺的研究,報導中指出,水獺在台灣、日本已經是絕種生物,1999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將牠列為易受害物種,為全球受威脅物種,也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列瀕臨絕種保育類物種。目前在台澎金馬及大陸沿海地區,僅金門有穩定族群,目前約有120-150隻左右的水獺。正因為相對而言金門的水獺族群數量較多、族群較穩定,日前也曾發生憾事,有歐亞水獺闖入機場跑道,遭到喜鵲攻擊的事件。這些跡象,顯示了金門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畢竟此一瀕危動物,過去是因為人類高速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過度破壞,而使其失去存活棲地,面臨了物種滅絕的危機,在金門呈現的則是另一種樣貌。雖然不能說數量過多,但比起其他地區來說,金門擁有更多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才有此瀕危物種的頻繁出現。
根據研究,水獺生活溼地環境,除了必須擁有足夠的水道及覆蓋掩蔽效果的水生及陸生植物之外,過度汙染的水源也將使其的生存受到嚴厲的挑戰。是以雖然水獺在金門的族群大小,就絕對數量來說或許並不多,但牠們的存在證明了金門的天然環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基於此一訊息,如何進一步加強保護金門自然環境更是當下極其重要的一門課題。
目前地方政府的相關單位有:環境保護局、建設局所設的農林課以及其相關的府外單位(如:林試所、水試所、防疫所等),每年都有其個別管轄的業務進行之。此外,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多年來亦投入相當的資源,以進行金門生物系統的研究調查。除了具體的研究工作之外,縣政府及國家公園也曾出版相關的著述,嘗試著將金門豐富的自然環境推廣,原因無它:「環境維護是所有居民的責任」。
過去乃至今日政府都曾規畫了許多環境永續的政策,但同樣的地方政府亦必須面對居民要求區域發展的需求。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肯定是彼此相對的,但如何取得平衡?這平衡點的認定則必須是全體居民的共識,而這也是最難的部分!憑良心說,相較於其他縣市,金門縣政府對於環境保育的經費投入及政策關注度都遠比其他縣市高,但環境保育的成果卻不可能如同其它建設般的顯著,是以保育工作常常易惹來批評,是負責該業務的人員所必然承擔的壓力。
近年來極端的氣候現象喚醒許多人對於環境保護的注意度,漸漸的「永續環境」這個喊了數十年的概念才為社會大眾所關注。居民要能在這塊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生活,維護金門島嶼的自然環境是一份責任,也是每個居民的義務。地方政府在進行金門整體發展的規畫的同時,也必須讓居民體認到:未來的世界是大家共同面對的。以現代人均壽命來說,現在六十歲的人得面對2040年時自己的生活環境會是變成如何?「永續的發展」意味著經濟的開發是有限度且不能急進的,這與當下強調快速經濟發展的聲音相左,但卻是當代人必需的承擔。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