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必後送才是金門醫療之唯一政策

發布日期:
點閱率:674

為了解決偏鄉醫師嚴重缺乏的困境,衛生署將推出「鮭魚返鄉計畫」,號召英、美、日、還有紐澳等五個國家的華僑醫師回台灣行醫,只要服務三年期滿,就專案發給國內專科醫師執照。
金門縣衛生局日前在醫療品質提昇會議中報告:為提昇金門醫療品質,已與署立金門醫院達成共識,在三年內成為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五年內順利通過區域醫院評鑑目標努力。
「緩不濟急也!」看了上述兩項資訊後,對長久以來,備受醫療資源短缺,尤其動輒必須後送之鄉親來講,心中感受豈是「緩不濟急」而已。且不談後送過程中之各種煎熬與不便;家屬在焦慮親人病情之際,尚要分出心神適應異地之不便。為此,縣府在此方面有各種服務。
不管是社會主義之政府,或是資本主義之國家,其對人民之醫療政策,莫不是以「在地醫療化」為標的,且被視為城市幸福、宜居城市之最重要指標。基此,我們願在此呼籲「不必後送才是金門醫療之唯一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明白指出:「受到合理且適合之醫療照顧,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因此政府有責任使人民受到應有且舒適之醫療照護,此不但是現代之基本人權,更是一個有人權觀念之政府應有的作為,且是一個城市是否宜居之重要指標。」就此而言,以金門醫療之現況,豈僅應該急起直追而已。作為大眾平台之我們,敢借箸代籌試論如下:
首先是硬體方面,除就各種管道爭取中央支持外,金門本身是否應檢討現有不宜之福利措施,將其轉投資於醫療硬體方面。因為,醫療科技器材是醫療進步之主要助手,怎能輕忽、拖延及不捨?
再來是金門是否應效法衛生署將推出「鮭魚返鄉計畫」,以節略下來之金門福利資金,大宗獎助來金長期服務之優秀醫護人員。諸如按月給予「外島加給」,配發宿舍,家屬隨同來金者,優先輔導就業,子女在金就讀者,給予就學獎金;因為,只有家人一起來金者,才能安心在金門「安居樂業!」這就是戰國時期「養士」之主要理論,更是今日新加坡吸引世界各地優秀人才長期服務、歸化新加坡之主要依據,進而兼收改良金門人口結構之利基,所以我們強力推展此政策。
錢要花在刀口上,雖說如此將大幅影響長期以來分享各種「福利」之鄉親,卻退不少「幽靈戶」。但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只要有心,說之以理,動之以情,曉以利害,則相信此案定能順利過關。屆時,在齊備且現代化之硬體醫療器材支持下,輔以完整優秀之醫療團隊,則金門鄉親還有必要千里迢迢,歷盡各種折騰後送台灣就醫嗎?這才是真愛金門,也是為咱們自身打算之至道。別忘了,人都有生病之一日!您是要享受目前之福利資源,還是節略下來充實金門醫療,以備不時之需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