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保育水源心中要有「河川」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9
字型大小:

水源一直以來就是金門發展的隱憂,而此一難題不只發生在金門,全球各地皆然,所以許多先進或已獲得成功的經驗足以提供我們學習。最容易理解的莫如:「主要的污染源來自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減少污水進入河川、水源地肯定是保留乾淨水質的不二法門。
長期從事金門環境監測的田野調查人士,在接近金門少數僅有的河川時,最怵目驚心的就是發現河川上漂浮著各種垃圾、建築廢棄物等。金門人因為天性使然,很少有機會靠近這些「稀有」的水源區,但隨著開放之後,許多來自外地的工作者因為金門缺乏遊憩的地方,所以這些區域突然之間成了這批人的遊樂天堂。但同樣的,隨地丟棄垃圾的惡習亦嚴重的污染了這些金門珍貴的水源。
過去幾年,金門縣政府已經針對家用污水進行處理,使得來自家庭的污水直接流入河川的情形獲得了很大的改善。既然政府已經用心解決部分的問題,剩餘的其他問題更需儘速處理。正所謂的「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我們必須把握民氣重視環境及水源的潮流,挖掘造成水質污染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善計畫,才能達到真正的「正本清源」。
河川不僅僅是人類生活的命脈,也是許多金門珍貴原生物種(如:水獺)的家,旅客任意進入危及牠們的生存與族群繁衍,不能不察。在台灣許多高山,甚至市區的小溪、河道附近的居民,已經意識到河川之於人的重要性,於是「護溪、封溪」的運動四起。但是在金門,民眾很難感受到「溪流」的存在,此堪為金門環境保育的潛在危機!
金門縣堪稱為溪流較大者有:斗門溪、光前溪、田埔溪、山外溪,其次則是小溝渠類:董林溪、中蘭溪、平林溪、後嚨溪、西山水庫上游、同安渡口上鳳尾溝,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小溝渠等。金門或許沒有大山大水,但山丘崗陵、涓滴細流卻也造就了金門之所以有海上仙洲的美譽!這些區域是許多年近百歲老人家們的記憶,他們年幼時曾經走過、待過這些「乾淨」的溪流,並工作、嬉戲其中。這些區域中有許多地方因為長年軍事管制的關係所以人煙罕至,在撤軍之後成了環境及治安的死角!
過去島上的居民水源直接取自河川或是山井,民眾與水源是親密接觸的關係,所以河川自然而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用水來自於一個小小的「水龍頭」,所以水源可說是雲深不知處,所以很難有所感。然而,或許是因為這「無心」之過,島民的危機就潛伏其中。水源保育運動、通報系統都是目前金門所缺乏的!讓金門河川「流入」民眾的心,從此時此刻起就是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的方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